第175章 汽车公司揭牌(2 / 2)

云总,四海从互联网跨界到造车,跨度是否太大了?

如何解决缺乏整车制造经验的核心短板?

“目前国际国内巨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投入巨大,四海作为新玩家,竞争优势到底在哪里?是‘生态’讲故事吗?”

“首款车的量产时间表是怎样的?预计投入资金规模有多大?能否盈利?”

“有分析师认为您此举是为了拉升股价讲新故事,您如何看待这种质疑?”

云游面对这些问题,表现得出奇冷静,回答既坦诚又留有余地。

经验短板我们承认,但可以通过招募全球顶尖人才、与优秀伙伴合作来弥补。

优势在于我们的智能技术整合能力和用户思维。具体时间表和投入属于商业机密,但四海做好了长期投入的准备。

至于动机,时间会证明一切。

尽管云游的回答滴水不漏,但业界普遍的质疑声并未消散。

许多行业评论员在后续报道中直言不讳:

《四海造车: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互联网巨头跨界造车,是降维打击还是盲目扩张?》

《缺乏基因的冒险:四海汽车的五大挑战》

资本市场反应相对谨慎,四海股价在小幅上涨后出现回落,显示出市场对其跨界成功的信心不足。

而在四海汽车崭新的研发中心内,刘健兼任了技术负责人,他面前的道路可谓荆棘密布。

电池技术、电机电控、智能驾驶算法、整车集成、安全测试……

每一项都是需要巨额投入和长时间技术积累的硬骨头。

王菲菲也在电视上看到了发布会的新闻。

看着屏幕上那个挥斥方遒、面对质疑从容不迫的云游,再对比自己脑海中那个温和的学长形象,以及档案室刊物上那张合影,她的心情更加复杂难言。

他究竟还有多少面,是她所不知道的?

这个她刚刚加入的庞大帝国,远比她想象的更加波澜壮阔,也更具挑战。

四海汽车的揭牌,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

云游的愿景宏大而清晰,但前方的道路,注定崎岖而漫长。

质疑与挑战,将是这家新生的汽车公司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必须面对的常态。

这一路,雄心万丈踏入全新疆域,愿景虽美,质疑如潮。

巨人的跨界一跃,是踩空跌落,还是踏出一条新路?

四海汽车的征程,始于万众瞩目与重重问号之中。

(pS:大佬们,收藏追更点一点,给云游的创业基金添砖加瓦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