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的第一周。
京华的秋意更浓,清晨的霜露凝结在枯黄的草叶上,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光。
对于大多数国府大学大四的学生而言,这是一个充斥着求职焦虑、论文压力与离别愁绪的季节。
然而,对于王菲菲而言,除了这些普遍的情绪外,她的生活更像是一根被拉满的弓弦,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满了目标明确的忙碌与充实的奋斗。
周二早晨六点半,当许多室友还沉浸在梦乡时,王菲菲已经轻手轻脚地爬下床铺。
她用冷水洗了把脸,驱散最后一丝睡意,然后坐在书桌前,打开台灯,摊开一本厚厚的《用户体验设计精髓》和她的笔记本。
这是她雷打不动的晨读时间,她坚信清晨的头脑最清晰,适合吸收最难懂的理论知识。
书页上密密麻麻是她写下的笔记和批注,一些关键概念旁还画着简易的草图帮助理解。
“菲菲,你又这么早……
对床的室友迷迷糊糊地嘟囔了一句。
“嗯,再看一会儿。
你睡吧。”
王菲菲压低声音回应,目光却没有离开书本。
上午是学校的专业课程,她永远是坐在前排最认真的那几个学生之一,眼神专注地跟着讲台上教授的思路,手下飞快地记录着要点。
课间休息的短短十分钟,她也会利用起来,拿出速写本,快速勾勒一些突然闪现的设计灵感,或者完善之前的设计草图。
午休时间,她往往是最晚去食堂的那一波人之一,简单地吃完午饭,便又匆匆赶往图书馆。
她需要查阅资料,完成教授布置的设计作业,同时还要开始精心准备她的毕业设计提案。
她知道,一份出色的毕业设计作品,将是她踏入职场最有力的敲门砖之一。
然而,与经济宽松的云游不同,王菲菲的家境只是普通工薪阶层。
父母在老家的县城开着一个小餐馆,收入勉强支撑她的学费和生活费。
为了不给家里增加额外负担,也为了能攒钱购买一些昂贵的设计软件正版授权、专业书籍和更好的绘图工具,她从大二开始就一直在做兼职。
每周三晚上和周六全天,她都会去给一个初中生做家教,辅导美术和作文。
周日下午,她还会去一家连锁咖啡馆做四个小时的兼职服务员。
这份工作虽然辛苦,时薪也不高,但环境相对安静,偶尔客人不多的时候,她还能带着笔记本,在角落里边温习功课边守着。
她的梦想清晰而坚定——成为一名优秀的、能真正创造价值的产品设计师。
她渴望自己的设计能够被千百万人使用,能够解决真实的问题,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哪怕一丝微小的美好。
她并不奢求一步登天进入多么顶尖的公司,她更希望找到一个能让她踏实学习、快速成长的环境。
而四海通讯的设计部实习机会,对她而言,无疑是梦想照进现实的第一步。
周五晚上,家教结束后回到宿舍,已是晚上九点多。
室友们有的在看电影,有的在和男朋友视频聊天。
王菲菲却打开电脑,开始修改她的简历和作品集,为下周一的实习报到做最后的准备。
她的作品集里都是她在校期间的作品,有课程作业,也有她自发为一些公益项目做的设计提案,虽然略显青涩,但能看出其中的巧思和用心。
手机屏幕亮了一下,是云游发来的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