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在图书馆的静谧、校园小径的漫步和偶尔分享一杯奶茶的暖意中悄然流淌。
云游与苏雨晴的关系,在这种注重精神共鸣的交往中稳步升温,纯粹而美好。
然而,再和谐的乐章也可能遇到不协和的音符,当现实的未来照进理想的象牙塔,差异便悄然显现。
那是一个周末的下午,他们刚一起参观完一个在京华市美术馆举办的近代油画展。画展上一位法兰西印象派大师的作品给苏雨晴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回程的公交车上,她依然沉浸在那种光色交织的魅力之中,眼眸闪亮,脸颊因兴奋而微微泛红。
“云游,你看到那幅《晨曦下的塞纳河》了吗?”
她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那种对瞬间光影的捕捉,那种用色彩代替线条的技法……
真的太奇妙了!
只有在法兰西那片土地上,才能真正感受到这种艺术流派的灵魂和传承。”
她滔滔不绝地分享着感受,最后,语气变得憧憬而坚定,“我越来越觉得,毕业后如果能去法兰西的艺术学院深造几年,那该多好。
那几乎是每一个学油画的人心中的圣地。”
云游安静地听着,他能感受到苏雨晴对艺术那份近乎虔诚的热爱。
他点点头,表示理解:“追求更高的艺术造诣,是很好的想法。
法兰西的艺术氛围确实浓厚。”他的肯定让苏雨晴脸上的笑容更加明媚。
然而,他接下来的话却让气氛微微凝滞。“
不过,轩国自身的艺术底蕴也在快速发展,国内顶尖的美院资源其实并不差。
而且,现在通讯和资讯越来越发达,很多大师的讲座、线上课程也能接触到。”他并非要否定她的梦想,只是基于理性逻辑和自身认知给出另一种可能性的分析。
更重要的是,他的根,他正在奋力构建的商业帝国,牢牢扎根在轩国这片土地上。
出国深造?
这对于现在的他而言,是完全不在考虑范围内的事情。
他甚至无法长时间离开京华市,四海这艘刚刚起航的巨轮需要他时刻掌舵。
苏雨晴敏锐地察觉到了他语气中那丝不易察觉的保留和务实考量。
她眼中的光芒稍稍黯淡了一些,语气变得有些执拗:“那不一样的。线上课程和讲座怎么能比得上亲身沉浸在那样的环境里?
去看原作的笔触,去感受那里的空气,去和世界各地的优秀艺术家交流碰撞……
这种体验是无可替代的。
这是我从学画开始就有的梦想。”她顿了顿,看向云游,带着一丝期待问道,“你呢?云游,你毕业后有什么打算?继续创业吗?有没有想过出去看看?比如去西大陆学习更前沿的互联网技术?”
这个问题让云游沉默了。
他该如何回答?
告诉他自己的商业版图正在急速扩张,根本不可能离开?
告诉他他对所谓“更前沿的技术”了如指掌,甚至远超这个时代?这显然不行。
他斟酌了一下语句,选择了一个相对模糊但立场明确的回答:“我的事业刚刚起步,根基都在国内,尤其是在京华市。
短期内,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内,我的重心都会在这里。
出去看看或许有机会,但长期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