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涛则发挥了他人脉广、执行力强的特点,负责新店的装修监督、设备采购和证照办理等外围杂事,成了云游最得力的“工程总监”。
周家明心思活络,继续负责他的“情报”和“公关”工作,同时开始琢磨更高效的线上宣传方式。
新招聘的店员,一律先到西门总店进行为期三天的魔鬼式培训,由店长小雅亲自执教,严格考核过关后,才能派驻到新店上岗。
云游亲自编写了更详尽的《新员工入职培训手册》和《各岗位每日检查清单》,将标准化执行到每一个细节。
新店的开业,复制了首店的成功模式,但更加精准高效。
“开业前三日买一送一”的活动海报早早贴出,通过校园bbS、学生社群和线下传单进行预热。
开业当天,从总店抽调熟手店员支援,确保服务和质量不打折扣。
京华师范大学店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开业即火爆,主要捕获了宿舍区的庞大客流。
京华航空航天大学店则凭借临街的展示面和更大的空间,吸引了更多元的学生群体,甚至还有周边居民光顾。
两家新店几乎都复制了首店的成功,开业首周便人气爆棚,日均营业额迅速突破一千五百元,并稳步提升。
一个月后,当三家“清饮坊”都步入正轨,云游坐在总店的小办公室里,看着桌上三份独立的账本时,心中涌起一股巨大的成就感。
三家店,像三台高效运转的印钞机,每日都在产生稳定的现金流。
总日均营业额稳稳突破六千元大关,月总营收逼近二十万元!
扣除所有成本、租金和人员工资后,月净利润达到了惊人的六万多元!
这不仅意味着他收回了全部初始投资,更意味着他拥有了强大的自我造血能力和再投资能力。
一个以小博大、以战养战的完美循环已经形成。
更重要的是,“清饮坊”这个品牌,不再是一家孤零零的小店,而是在京华大学城形成了一个小型的连锁网络。
品牌曝光度、市场占有率和对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都得到了质的提升。学生们开始议论:
“咱们学校那边也开了一家清饮坊!”“味道一样的好!”
云游知道,他已经成功地从一个小店主,蜕变为了一个初具规模的连锁品牌管理者。
然而,高速扩张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三店之间的日常协调、原材料统一采购配送的物流问题、更复杂的人员管理和绩效考核、以及如何防止各店服务质量下滑……
新的问题意味着新的机遇。
云游的目光已经投向了更远处。
三家店的成功,验证了模式的可复制性。
那么,十家呢?一百家呢?
是否可以考虑开放加盟,以更快的速度占领全国高校市场?
他的商业版图,正在以超出他预料的速度,迅猛扩张。
星火已然燎原。
(大佬们,连锁帝国雏形初现!云游节奏太快了!收藏投资别忘了,下一章看如何解决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