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半个月如同猎犬般不知疲倦的搜寻、比对、权衡和谈判,云游的目光最终锁定在了一个并非最黄金,却极具潜力的位置——国府大学西门外,隔了一条不算宽阔的马路,有一排临街的矮层商铺。
这里不如南门正对面那般核心,人流稍逊一筹,但租金也相应地可爱了许多。
他看中的是其中一个狭小的铺面,原先是一家经营不善的复印店,如今贴着“转让”的告示。
铺面面积只有十二平米,刚好够用,而且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它紧邻着一个通往校内生活区的侧门,许多学生去食堂、回宿舍都喜欢从这里抄近路。
这意味着,它天然地捕捉到了一部分稳定的人流。
周末清晨,云游再次来到了这间空置的小铺前。
他没有急着联系房东,而是像之前无数次那样,在不同的时间段站在对面观察:课间、午休、傍晚、晚上。
他默默计数着经过的人流,尤其是手中拿着饮品的学生数量,并留意着他们的走向。
数据不会说谎。
这个位置的人流质量和转化潜力,完全对得起他心理预期的租金价位。
下午,他深吸一口气,用公共电话拨通了招租告示上的电话。
接电话的是一个声音带着些微不耐烦的中年男人。
“你好,请问是王先生吗?
我在大学城西门外看到您有间铺面要出租。”云游的声音平静而清晰,听不出丝毫学生的稚嫩。
对方嗯了一声,“对,十二平,以前开复印店的。
租金每月两千八,押二付一,最少签一年。”语气干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味道。
两千八,比云游之前打听的周边均价略低,但比他预算的两千五仍高出三百。这是一场谈判。
“王先生,我实地看过了。
您这个位置,说实话,西门外人气比南门差不少,而且铺面确实很小。”
云游不疾不徐地陈述事实,语气客观,“我诚心想要,打算做点小生意。
但您这个价格,对我这样的初创者来说压力很大。两千三,我可以立刻定下来,押二付一,年付也行。”
他故意报低一点,留出讨价还价的空间。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显然在掂量。
“两千三?开玩笑!小伙子,这地段再差也是大学门口!两千六,最低了!年付可以适当优惠点。”
“两千四。”云游寸土不让,“王先生,您这铺子空一天就损失一天的钱。
我年轻,但做事爽快,租金我可以季付,但价格必须是两千四。
如果可以,我们现在就可以见面签合同。”
他抛出了付款方式的诱饵。
对于房东来说,一个稳定的、能长期履约的租客,比短期多收一两百租金更重要,尤其是对方还愿意季付,能更快回笼资金。
电话那头又沉默了一会,似乎在进行激烈的心理斗争。
最终,对方似乎被这种干脆利落的谈判风格打动了,或者说,不想再为这点差价折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