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顿好那个十二平米的小小“据点”,换上一身干净的衣物,云游锁好门,脚步轻快地融入了京华市的黄昏之中。
他没有急于立刻去办理繁琐的入学手续,那些程序化的流程随时都可以完成。
此刻,他更渴望的是提前触摸这座学术圣殿的脉搏,在正式的喧嚣来临之前,独自感受它的气息,并将自己的未来四年,在这片真实的土壤上进行一次初步的勾勒。
国府大学并没有气派到夸张的现代化大门,它的主门是一座古朴厚重的朱漆大门,飞檐斗拱,悬挂着那块他已见过的“国府大学”匾额。
门卫看了他一眼,并未阻拦,似乎早已习惯提前来熟悉环境的新生。
一步踏入,仿佛穿越了某种无形的结界。
门外车水马龙的喧嚣瞬间被大幅度削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静、厚重而充满书卷气的氛围。
时间在这里的流速似乎都变得缓慢而深邃。
此时正值傍晚,夕阳的金辉为校园里茂密的古树、爬满藤蔓的红砖建筑以及大片修剪整齐的草坪披上了一层温暖的滤镜。
许多建筑明显带有仿明式的风格,飞檐翘角,雕梁画栋,但与现代建筑结构巧妙结合,毫无违和感,反而显得别具一格,底蕴深厚。
抱着书本的学长学姐们三五成群,步履从容地走在宽阔的梧桐大道上,或低声讨论着问题,或发出轻松的笑声。
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一种国府学子特有的自信与从容,这种气质是云游在泷县一中从未感受到的。空气中似乎都漂浮着知识与思辨的味道。
云游没有明确的目的地,只是随着感觉信步而行。
他走过庄严肃穆的图书馆,看着那巨大的玻璃窗后层层叠叠的书架和埋首其间的身影,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渴望。
这里蕴藏着人类智慧的结晶,将是他汲取知识、验证前世记忆、寻找未来方向的重要宝库。
他路过灯火通明的教学楼,透过窗户,可以看到一些教室还在进行着晚间课程或讲座,老师激扬慷慨,学生凝神倾听。
学术的氛围扑面而来。
他也在布告栏前驻足,上面贴满了各式各样的海报:
学术大师的讲座预告、各个学生社团的招新启事(从古老的诗词社、书画社到新兴的辩论社、计算机协会)、文艺汇演的通知、甚至还有寻找创业伙伴的招募帖……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
这一切都预示着他未来四年的大学生活,将绝不仅仅是课堂和书本那么简单。
他特意找到了经济学院所在的“经世楼”。
这是一栋颇具现代感的大楼,但细节处依然融入了传统的建筑元素。
看着进出其间那些未来可能成为他老师或同学的身影,云游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
这里,将是他学习现代经济理论、商业规则、资本运作逻辑的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