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热浪裹挟着蝉鸣,却丝毫压不住云家村今日的沸腾。
云游以省前五、705分的惊人成绩被国府大学经济系录取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波澜久久不息。
为表庆贺与感恩,云家拍板决定举办谢师宴。
宴席就设在云家略显局促的院子里。
五六张圆桌挤得满满当当,虽然比不上镇上的酒楼,但云建国和李素芬拿出了十二分的诚意和近乎全部的积蓄。
鸡是现宰的土鸡,鱼是河里新捞的活鱼,肉菜堆得冒尖,酒水敞开了供应,空气中弥漫着菜肴的香气和一种热烈的喧嚣。
这一天,云家小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班主任孙老师、各科任课老师、校长、教导主任等学校领导悉数到场,个个脸上洋溢着由衷的喜悦与自豪,仿佛云游是他们职业生涯雕琢出的最完美作品。
邻居们早早过来帮忙,端菜倒酒,笑声爽朗,祝福真诚。
然而,宴席上最耐人寻味的风景,却来自云游的亲戚们。
爷爷奶奶被大姑二叔两家人小心翼翼地搀扶着,早早占据了主桌旁的位置,脸上的皱纹都笑成了盛开的菊花,仿佛云游的今日全是他们往日悉心栽培的成果。
大姑一家和二叔一家更是穿戴一新,尤其是二叔,甚至打了条皱巴巴的领带,热情地穿梭在各桌之间,仿佛他们才是宴席的主人。
宴席伊始,是师长们的舞台。
校长举杯,慷慨陈词,盛赞云游是“学校的骄傲,泷县的荣光”;
孙老师回忆起云游最后阶段的“突飞猛进”,感慨万千;各科老师也纷纷夸赞其天赋与勤奋。
云建国和李素芬穿着特意置办的新衣,不断向老师们敬酒,手因激动而微颤,脸上却焕发着从未有过的光彩。
云游安静地坐在老师身旁,面带微笑,从容应对着每一份夸奖,既不骄矜,也不怯场。
酒过三巡,气氛愈加热烈,亲戚们的“表演”也渐入高潮。
大姑端着一杯白酒,挤到云游身边,嗓门洪亮得盖过了周围的交谈:“游娃子!哎哟我的好侄子!
大姑真是打心眼里替你高兴!
从小就看出你有大出息!
这脑子,随咱老云家!聪明!
以后去了首都,见了大世面,当了那啥……金领!可别忘了你大姑啊!”说着就要用沾着油渍的手去拍云游的肩膀。
云游微微侧身,巧妙地将一杯饮料递到她手边,淡笑道:“大姑,您喝酒。我能有今天,靠老师教导和父母支持,还有运气。”
二叔立刻接上话茬,递过一支好烟(被云游摆手婉拒),对着云建国和李素芬说道:“建国,素芬,你们俩真是培养了个好儿子啊!
光宗耀祖!给咱们老云家长了大脸了!
游娃子,以后在大学里,钱要是不够花,尽管跟二叔开口!
一家人,千万别见外!”
语气热络得仿佛过去那些冷言冷语从未存在过。
二婶更是直接拉过自己那个低头玩手指的儿子,推到云游面前:“游娃子,你看你这不争气的弟弟,学习上一窍不通,以后还得你这个当哥哥的多拉拔、多照顾啊!
你手指缝里漏点机会,就够他受用一辈子了!”
就连一向偏心的奶奶,也在大姑的搀扶下,颤巍巍地走过来,从怀里摸出一个厚实的新红包,硬往云游手里塞,脸上堆满近乎讨好的笑:
“游娃子,奶奶的乖孙孙,拿着!去京城读书,开销大!别苦着自己!
不够……不够再跟奶奶说!”
与中考后那个薄薄的红包判若两人。
爷爷坐在主位,接受着旁人的恭维,反复强调着:“孩子自己争气,我们也没帮上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