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生活,如同一台按下快进键的机器,每一天都在高速运转和巨大的压力中飞逝。
无穷无尽的试卷、密集如雨的测验、墙上那鲜红且日益减少的高考倒计时数字,构成了这一年最深刻的底色。
教室里弥漫着油墨与风油精混合的独特气味,课间十分钟,趴倒一片补充睡眠的景象已是常态。
每个人都在拼尽全力,试图在这千军万马争渡的独木桥上,挤出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
在这片普遍性的焦虑和疲惫中,云游却像是一股清流,或者说,一个异数。
他依旧保持着那份令人费解的平静和高效。课堂上的他,专注而敏锐,总能迅速捕捉到老师讲解的精髓;课后的他,复习预习有条不紊,仿佛一台精准的学习机器。
更让人惊叹的是,即便在如此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下,他依然显得游刃有余,脸上看不到太多熬夜苦读的憔悴,眼神始终清澈而专注。
这种反常的从容,在接连几次重量级的全省模拟联考中,得到了最直观的体现。
第一次全省模拟考成绩公布,红榜贴出。
“年级第七,云游?”
一个之前并不显山露水的名字,骤然闯入年级前列,引起了一片小小的惊呼。
许多人还在榜单中后段苦苦寻找自己的名字时,云游已然稳居榜首区域。
“是不是运气好啊?”
“可能是超常发挥吧…”
不少人抱着这样的想法,将信将疑。
第二次模拟考,难度陡增。
成绩公布时,惊呼声更大了。
“年级第五!又是他!”
这一次,质疑的声音小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惊讶和好奇。
当第三次,第四次模拟考结束,云游的名字不仅没有如某些人预料的那样跌下去,反而稳定地出现在了年级前三,甚至两次摘得年级第二的桂冠时,所有的质疑和侥幸心理都烟消云散。
实力!这是绝对的实力!
“学霸”之名,不胫而走。
以前那个在班级里低调得近乎透明、只跟张涛周家明等少数人来往的云游,彻底成为了过去式。
现在,无论是课间走廊、操场食堂,甚至放学路上,“云游”这个名字都开始被频繁提及。
“看,那就是三班的云游!”
“这次物理最后那道大题全军覆没,就他一个人拿了满分!”
“听说他数学也超强,上次那道奥数题,老师都没思路,他上去三种解法!”
“以前怎么没发现我们年级还有这号大神?”
同学们看他的眼神彻底变了。
从前的不在意甚至略带轻视,早已被好奇、敬佩、甚至是一丝仰望所取代。
开始有陌生的同年级同学在路上主动跟他打招呼,有胆大的女生会红着脸借着讨论问题的名义来找他说话(虽然往往被他几句点透关键后便不知再如何继续),更有许多成绩中游的同学,将他视为榜样和追赶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