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一切准备就绪(2 / 2)

她准备对每个报名的学生都进行入学诊断,精准定位薄弱环节及其学习风格。然后根据诊断结果,由资深老师制定专属于他的学习计划和目标。

然后将学生分层编班,在教学过程中,大量使用研究院自研的教辅作为课堂练习和课后巩固材料,实现真正的教辅与辅导相互联动。

如果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可以提供定制的一对一高级会员服务。

最后就是与家长的沟通反馈。建立学生档案,定期向家长出具详细的学情报告,及时反馈问题,查漏补缺。

目前,她计划开设同步巩固班,专题突破班,中考冲刺班和假期特训营四个班级。囊括了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全科。

至于定价问题,经过许大姐和周知微的仔细核算,小班单价稍高出市场普通家教,但比省城贵族班要低得多。一对一高级会员的价格比较高,因为这是针对特定需求人群的。

宣传册设计简洁明了,不但印有课程分类,还将核心教研团队牵头,与知微教辅深度结合这两大优势列是醒目的位置。

招聘广告很快就有了成效。研发中心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应聘者。面试由周知微和肖立升,胡成民,张明远,孙聘之,谭威廉几人亲自把关。

来的哪一科应聘者,就由哪一科的骨干老师去面试。过程严格得近乎苛刻,老师们戏称比进体制内还要残酷。

最终首批留下来的,是一位经验丰富,教学风格幽默风趣的退休语文老师戴子昂,他原是三中的高级教师。

两位任教十年,口碑不错,却一直没入编的老师:洛爱湘,数学老师;王才武,物理老师。

四名充满干劲的应届师范毕业生,李文,罗小花,吴兵,邓佳奇。

这几人,构成了初期的辅导中心教学骨干。

后来,谭威廉想与学生面对面的教学,他申请到课外辅导中心来当老师。周知微很看重他的英语口语,马上批了他的申请。只是研究院那边急需要聘一位英语骨干老师了。

许大姐也开始物色并面试新的财务人员,和前台行政。公司建起来了,她的任务也重了,不能再让她一人兼数职了。

一番热火朝天的准备工作后,知微教育有限公司正式开业了,这在滨河县掀起了小小的波澜。

周知微并没有选择大张旗鼓的张扬,而是当着所有周家人和全体公司成员的面,在焕然一新的公司大门上方,挂上了那块由周海洋亲笔题写,用铜铸造而出的“知微教育有限公司”的牌匾。

虽然没有张扬,但好歹是挂靠在教育局名下,加之又是周海洋这个局长的亲妹,倒是有不少滨河县其他企业送来了祝贺的花篮。

阳光洒在崭新的玻璃门上,照映着公司内部简洁明亮,一楼的接待区温馨舒适,旁边的研究院的办公区井然有序,二楼分区明晰的教室,桌椅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