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一条,也显露出了举报者的愚蠢。
派出所的报案记录里,清楚的记着周海军为了维护集体利益,主动报警的事实。
人是张科长亲自带人抓住的,周海军没出面,只让保卫科直接报警。足见周海军在这件事上铁面无私。
这条指控,污蔑的不但是周海军,还有对公安机关和厂保卫科依法办案的质疑。保卫科和派出所都不遗余力的出面为周海军作证,并提供当时的所有记录和档案。
因此,这封被李昊东写了好几遍草稿,才最终定稿下来的举报信,只两天时间,就被县纪委盖上了诬告的红头章。
但是,政府部门办事,哪里能这么雷厉风行。得仔细调查,再进行研究,然后才能出具公之于众的告示。所以就有了周海军暂时停职的消息。
“三哥,”周知微的心思从举报信上转移出来,“你有没有想过离开农机厂?”
前世农机厂会在两年后,走下坡路。厂里不停裁员,下岗职工心中有怨气。他们把气都撒到厂领导身上,怪他们领导无方,才致使他们没工作的。
其实他们不知道,国营企业工人下岗,在九十年代已经成了一个趋势。市场经济更进一步取代计划经济,国家养不起这么多人了,下岗是必然的。
周海军这种一心为了厂里的正直之人,哪里能协调下岗工人与厂里的矛盾?那几年,他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英雄无用武之地,人也颓废起来,这才给了李艳云可乘之机。
早在李艳云登门的那天,周知微就帮周海军想好了。与其名声尽毁,半生功绩尽丧的去省城机械厂做个小职工,不如趁着这次的事件,向上级提出调离农机厂,去省城机械厂的请求。
“离开农机厂?”周海军一愣,这个问题他从没想过,他在农机厂勤勤恳恳十多年,如今是厂长了,为什么要离开?
“我没想过。”
屋子里的人都诧异的看着周知微,他们的想法与周海军大同小异。
“三哥,”周知微斟酌了一下语句,重生这事,她目前不打算告诉家人们,“我曾在一本关于华国今后十年发展的书上看到,县级以下的小型国营企业,都面临着整改和倒闭潮。”
“伴随而来的,是工人的下岗潮。你对农机厂有感情,如果农机厂遇上了倒闭潮,你会接受不了的。不如提前离开,毕竟你是无法撼动国家经济向前发展的步伐的。”
“你借着这次的机会,向县委提出,调到省城机械厂去。不要求什么高职位,接受下调。到了机械厂,再慢慢往上走。”
周知微的话,让周海洋这个家族掌舵人眼前一亮,“海军,微微的话,很值得考虑!”
周知微刚从落园小区回到碧罗街,李卫民失魂落魄的,推着自行车回来了。
他脸上满是不敢置信和绝望,看到周知微后,他沙哑着声音,“知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
他摊开手,手心里紧紧攥着几个纸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