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找同盟(2 / 2)

第三,最重要的是政策问题。拿着铁饭碗干私活,风险太大。

周知微早料到肖老师会有这些问题。她重生而来,比他看得更远。她知道,要不了多久,名师教辅就会面世,到时,追捧者如云。

只要他们能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声望,财富,一定会滚滚而来。

她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胸有成竹的光芒,“肖老师,困难是有的,但一定可以克服。”

“关于时间和精力,我们可以利用课余和周末时间,还有放学后,分模块,分阶段朝廷。或许由我们俩牵头,再邀请一两位志同道合的老师加入,分担工作。”

“至于出版和推广。”周知微的声音压低了些,“我们可以先做起来,不求正规出版,只求实用有效。先少量油印,作为内部试用版,就在我们自己的班级。等成绩出来了,效果好,那就是最好的口碑。”

“学生成绩提高了,家长就会口口相传,到时候,要的人多了,我们再考虑大规模出版,或是寻求兄弟学校的合作。甚至还能找教育部门支持。”

“至于政策风险嘛,我们的出发点是为了更好的教导学生。内容据实,并且没占用教学时间,也不强制学生购买。我相信学校领导以及教育部门,最终会看到我们教辅的价值,也许还会支持推广也说不定。”

肖老师静静的听着,眼中的疑虑渐渐的被一种振奋的激动给取代,“好,听你的,我跟着你开干。”

他教了快四十年书了,都快要退休了。却只分到了一间学校宿舍,一直与老婆妻子两地分居。这几年,连孙子都有了,他跟家人们的团聚也只能是寒暑假里。

如果这事能成,也许可以结束这种局面,甚至连小孙子都可以搬到城里来读书。这也是他愿意冒险的原因之一。

“那好,我们今天先谈到这里。明天,我们再好好计划一番。不过,肖老师,这事暂时不能太张扬。免得有不必要的麻烦。”周知微背上帆布包,提醒道。

“好,这个我知道。”

两人分别后,周知微感觉一身轻松,踩着自行车飞快的往家里赶。

快到小院时,看见王婶正伸长脖子往路上望。

“王婶,您在等人吗?”周知微下了自行车,推着走向王婶。

“周老师回来了。哎哟,我在等着周老师呢。”王婶忙对着自家院子喊了一声,“小卉,周老师回来了。”

“诶!”马上,王小卉跑了出来,她站在周知微面前,忸怩着把手里的本子递上来,“周老师,这......这几个地主,我不太懂,您能给我讲讲吗?”

她声音不大,带着生怕被拒绝的惶恐。

周知微很欣慰,她记得自己曾对小卉说过,她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自己。女孩眼里熊熊燃起的求知欲,是周知微作为老师,最愿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