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龙炎八极封阴阵(1 / 2)

墨渊立于八极阵中央,掌心向上缓缓抬起,周身金芒骤然暴涨。

紫金蟠龙冠上的流苏随灵力流转轻轻晃动,光芒与空中三件古器的灵光交织缠绕,瞬间织就一道笼罩整个裂缝的金色光罩。

传国玉玺上的五爪金龙纹似被这股灵力唤醒。

龙首微微抬起,口中喷吐出一缕凝练的金色龙气,顺着光罩纹路蜿蜒流向汉武鎏金铜鼎。

汉武鎏金铜鼎接收到龙气的瞬间,鼎身云雷纹骤然亮起,厚重的镇土之气顺着地底脉络迅速蔓延。

原本因阴邪侵蚀而松软的土地,竟在肉眼可见的速度下变得坚硬。

连裂缝边缘那些泛着青黑的泥土,都渐渐褪去浊气,恢复成原来的颜色。

永乐帝龙纹玉璧的夔龙纹也随之流转起来,璧心灵光化作一道莹白丝线,一端缠上玉玺的龙气,一端勾住铜鼎的地气,将两种力道巧妙拧成一股,顺着八极阵的纹路传递给周围七名修士。

玄澈道长首当其冲,道袍无风自动,淡金色灵力从掌心涌出,顺着脚下阵纹汇入中央。

可当灵力与龙气相融时,他额角瞬间渗出冷汗。

那龙气刚猛霸道,如奔腾的岩浆般顺着灵力脉络逆流而上,灼烧得他经脉阵阵刺痛,原本平稳流转的灵力竟被冲得七零八落。

他慌忙凝神聚力,试图稳住灵力走势,可龙气中的帝王威压如泰山压顶,让他分神期的灵力摇摇欲坠。

若不是玉璧的莹白灵光及时缠上龙气,中和了大半力道,他恐怕早已被这股蛮力震得经脉寸断。

另一端,炎烬真人周身萦绕的赤红灵力与龙气相融后,竟化作点点火星,顺着阵纹游走。

紫渊散人的灵力则带着清寒之气,刚柔相济间,恰好中和了龙气的暴烈。

了尘大师双手结印,佛号在口中低吟,金色佛光与灵力交织,让阵中的阳气愈发浓郁。

八极阵中,余下三名修士亦随之而动。

来自雾隐谷的青袍修士指尖凝出翠色灵光,那灵光带着草木复苏之意,顺着阵纹汇入中央,与龙气、地气交织时,竟在裂缝边缘催生出几株嫩绿的草芽。

岭南剑派的黑衣修士沉腰坐马,佩剑斜指地面,周身骤然腾起凝练的玄黑剑意。

这剑意不似剑气般外放,反倒如游龙般缠绕上阵中龙气,顺着龙气脉络融入传国玉玺,让本就磅礴的龙气愈发厚重凛冽。

最后一位来自孤云涧的灰衣修士取出一枚古朴罗盘,罗盘指针飞速转动,将天地灵气梳理成线,尽数纳入阵纹之内,稳稳加固了裂缝周边的龙气秩序。

随着八道灵力源源不断地汇入,中央光罩愈发凝实,金色纹路如同活物般在罩壁上游走。

地面的震颤愈发剧烈,裂缝最宽处的主口开始快速收缩。

传国玉玺的龙气率先涌动,化作一道紧实的金色锁链,从界口顶端垂落而下,层层缠绕住界口边缘,如同一道坚不可摧的门闩,将界口的开合之势牢牢锁住。

紧接着,汉武鎏金铜鼎的镇土之气顺着裂缝沉至界口底部,化作一方厚重的金色基座,将界口稳稳托住并锚定在地脉之上,断绝了界口因灵气波动而移位的可能。

最后,永乐帝龙纹玉璧的莹白灵光缓缓铺开,如同一层通透的薄膜,完整覆盖在界口表面。

既隔绝了两界气息的互通,又将龙气锁链与镇土基座的力量串联融合,最终形成闭环,彻底将这处阴阳界口稳固封印。

封印彻底稳固的瞬间,八道身影缓缓从空中落下。

除了墨渊,其余七人刚一触地便踉跄着瘫软在地。

长时间维持八极阵运转,加之全力催动法器封印界口,早已让他们体内灵力彻底耗空。

他们甚至连抬手的力气都所剩无几,额角的冷汗顺着脸颊滑落,浸透了衣襟。

墨渊立于场中,身姿挺拔如松,丝毫不见灵力消耗的疲态,周身还萦绕着淡淡的灵气光晕,尽显强者底气。

他抬眸扫过瘫坐在地的七人,指尖微动,七道精纯的灵气便如同灵动的光带,精准落入七人眉心。

那灵气入体的瞬间,七人只觉浑身一震,原本枯竭的丹田如同被清泉注入,耗空的灵力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回升,酸软的四肢也瞬间恢复了力气。

他们纷纷撑着地面站起身,看向墨渊的目光中满是敬畏。

此时再看那裂缝处,封印的光晕已与周遭地面融为一体。

天地灵气顺着地脉平稳流转,风拂过草木发出轻响,彻底恢复了往日的安宁。

远处,汪晓望着眼前这一幕,心中不由得暗暗惊叹。

墨渊仅抬手间便补足七人耗空的灵力,这份深不可测的实力,让他由衷震撼。

而此刻,更让他欣慰的是,那道牵动人心的阴阳界口终于被彻底封印,短期内再无两界互通的隐患。

就在他心绪稍定之际,墨渊的目光忽然精准落在了他身上。

下一秒,空间似被折叠,墨渊已然瞬移至他面前。

没有任何预兆,一股磅礴如山岳般的威压从墨渊周身散开,如同巨浪般朝着汪晓所在的方向席卷而来。

江影和林诗韵瞬间脸色煞白,双腿像是灌了铅般沉重,再也支撑不住身体的重量半跪在地。

一人一鬼只感觉胸口像是被巨石死死压住,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撕裂般的疼,连抬头看向墨渊的力气都没有。

汪晓虽多撑了一瞬,却也感觉浑身发出不堪重负的轻响,鬼气在体内被这股威压逼得躁动不安。

他死死咬牙,双手攥成拳,指甲几乎嵌进掌心,才勉强维持着站立的姿态。

这般令人窒息的压迫感持续了约莫三十秒,就在汪晓感觉自己快要撑不住时,那股如山岳般的威压又骤然消失了。

江影和林诗韵猛地瘫坐在地,大口大口地喘着气,胸口剧烈起伏,脸上还残留着惊魂未定的苍白。

汪晓也松了口气,微微垂眸,平复着紊乱的气息。

他心里清楚,这是墨渊对他这个“异类”的试探。

“有点意思。”墨渊的声音平静无波,却清晰地传入他耳中,带着一丝淡淡的探究,“身为鬼修,体内流转的却是纯粹的鬼气,无半分阴邪浊气缠身,倒是个异类。”

汪晓刚顺过一口气,听到这话下意识抬头看向墨渊,刚要开口回应,却又听墨渊接着道:“你叫汪晓,你的名字,我听过。”

“您……听过我?”汪晓猛地一愣,眼中满是错愕,甚至忘了该有的恭敬。

墨渊似是看穿了他眼底的疑惑,语气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沉稳:“你是拂晓鬼盟首领,不仅在华夏灵异事件调查局拥有正式编制,更牵头与官方合作创建拂晓鬼屋。既为滞留人间的善灵提供了安身之所,又成了官方与灵异界沟通的桥梁,这份统筹之力,本就难得。再者,江南水乡水鬼缠船案,你未凭实力强行镇杀,反倒顺着水鬼的怨念追溯到百年前的船夫恩怨,促成两家人后代和解,让水鬼放下执念自愿入轮回;城北区阴宅异动,你没有毁去老宅根基,而是以自身鬼气为引,理顺宅中紊乱的阴阳,既镇住了阴煞,又保住了百年古宅的文脉;还有上个月梅城古镇皮影凶灵案,那凶灵因戏班灭门之恨作乱,你寻来戏班仅存的传人,让他唱完了当年未竟的压轴戏,凶灵见执念得偿,最终消散于戏台之上。这些事,虽算不上惊天动地,却与寻常鬼修嗜杀的路数截然不同,透着股难得的章法与仁心。”

说到这里,墨渊顿了顿,缓缓补充:“我身为国师,守的是天下阴阳平衡,镇的是各地异动邪祟,凡涉及阴阳秩序的事,无论大小,都会纳入眼线。你的所作所为,虽低调,却实实在在稳定了几处地方的阴阳气息,自然会被留意。”

汪晓闻言,心中的疑惑瞬间解开,随之而来的是一丝局促。

他微微躬身,语气诚恳:“国师谬赞了,晚辈只是觉得,鬼修未必就要走阴邪之路。善灵也好,阴煞也罢,大多是因执念滞留,能化解的,便不必赶尽杀绝。”

“执念?”墨渊眼底掠过一丝浅淡的笑意,神色不再像刚才那般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