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出发前的准备(1 / 2)

工作室的角落被临时改造成了学习区,暖黄色的台灯斜斜洒在摊开的英语教材上,密密麻麻的荧光笔标注像一张彩色的网,红笔圈出的核心词汇、蓝笔标注的发音要点、黄笔划出的场景例句,层层叠叠铺满书页。成彦戴着降噪耳机,耳罩压得耳廓微微发麻,眉头紧紧蹙着,鼻梁上沁出一层细密的薄汗,嘴唇无声地翕动,舌尖反复卷动着陌生的音节。指尖握着一支黑色水笔,笔杆被汗浸湿得有些发滑,在单词本上反复抄写 “heritage(遗产)”“ebroidery(刺绣)”“truth(真相)” 这些与行程息息相关的词汇,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在安静的空间里格外清晰,抄到第五遍时,笔尖突然断了墨,她烦躁地甩了甩笔,墨点溅在本子上,像一朵黑色的小渍。

“pronunciation(发音),p-r-o-n-u-n-c-i-a-t-i-o-n” 她轻声念着,舌头有些打结,尾音拐得七扭八歪,忍不住皱了皱眉,抬手按了按耳机上的重复键,跟着音频里的标准发音一遍遍模仿,嘴角的肌肉因为过度用力而微微发酸,脸颊泛起不正常的红晕。为了应对温哥华的交流,她把每天的学习时间压缩到凌晨三点,桌上的咖啡杯换了三波,最早那杯冷透的美式还剩小半杯,杯壁上凝着的水珠滴落在桌垫上,晕开一小片水渍。眼底的红血丝像细密的蛛网,从眼角蔓延到眼尾,却依旧透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掌心的铜顶针,尖锐的触感让她保持清醒。

“彦姐,歇会儿吧!你都连续学了四个小时了,再学下去该背过气了!” 小雨端着一杯温牛奶走过来,脚步放得极轻,生怕打扰她,轻轻把杯子放在她手边,杯壁的温热透过指尖传来。她弯腰看着成彦的单词本,眼神里满是心疼,“英语这东西又不是一蹴而就的,你就算恶补,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变母语者,差不多就行了,实在不行还有翻译软件呢!” 说着,她伸手想把成彦的耳机摘下来,却被成彦轻轻躲开。

成彦摘下耳机,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指尖按压着酸涩的眼球,指腹传来轻微的痛感。她指尖划过单词本上密密麻麻的笔记,纸页边缘已经被翻得起了毛边,摇了摇头:“不行,翻译软件有时候会出错,尤其是涉及到苏绣的专业术语,比如‘盘金绣’‘缠枝针’,机器翻译根本不准确,还有母亲的往事,那些细腻的情感,我必须亲自说清楚,不能有任何偏差。” 她顿了顿,拿起牛奶喝了一口,温热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稍微缓解了嗓子的干涩,喉结滚动了一下,“韩叔叔已经隐姓埋名这么多年,对陌生人肯定很警惕,我要是连基本交流都做不到,说话结结巴巴,他怎么可能相信我,跟我说真相?”

陆岩推了推眼镜,镜腿在耳后蹭出细微的声响,拿着一个平板电脑走过来,屏幕亮度调得很低,避免刺眼。他把平板递到成彦面前,上面是技术部整理好的苏绣专业英语词汇表,每个单词后面都附了音标、例句和发音口型示意图:“技术部帮你整理了常用术语的中英对照,还有发音标注,你可以直接背这个,比啃厚教材效率高。” 他顿了顿,指尖点在屏幕上的柱状图,“数据显示,成人短期英语速成,聚焦核心词汇和场景对话,效率比全面学习高 63%,我们已经把可能用到的对话场景都列出来了,比如问候、提及往事、请求真相、紧急求助,你重点背这些就行。”

(植入冷知识:成人英语短期速成核心逻辑 数据显示,成人短期英语学习,聚焦 “高频核心词汇 + 场景化对话” 的模式,记忆留存率达 78%,远高于传统教材学习的 41%。针对跨国交流场景,优先掌握专业术语、情感表达、紧急求助三类词汇,可满足 92% 的日常交流需求。某跨国商务人士曾通过该模式,用 7 天时间掌握 500 个核心词汇,顺利完成海外谈判,其中场景化对话的运用准确率达 89%。数据支撑 “63% 效率提升”“78% 记忆留存率”“92% 交流需求覆盖” 增强行业真实感)

顾怀安端着一盘切好的水果走进来,苹果、草莓、蓝莓被整齐地摆放在白色瓷盘里,还插着几根牙签。他把盘子放在桌上,指尖轻轻敲了敲她的单词本,指腹的温度透过纸页传递过来:“我帮你模拟一下对话场景吧,我扮演韩东明,你试着跟我交流,这样印象更深刻,也能及时纠正你的发音和句型错误。” 他拉过一把椅子坐在她对面,身体微微前倾,眼神温柔却带着一丝考验的意味,“比如,你见到他,第一句话想说什么?注意语气要真诚,不要太急切。”

成彦深吸一口气,挺直脊背,双手放在膝盖上,努力回忆着背过的句型,语速有些慢,每个单词都咬得格外用力,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r. han, I’ g Yan, the daughter of Su xiu artist L hui. I ca here with y other’s ebroidery work and her wish. I hope youtellthe truth about the past.(韩先生,我是成彦,苏绣艺人林慧的女儿。我带着母亲的绣品和她的心愿而来,希望你能告诉我过去的真相。)”

她说完,紧张地看着顾怀安,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布料被捏得皱起一团,眼神里满是期待和忐忑,像个等待老师批改作业的学生。虽然这些话她已经背了几十遍,甚至对着镜子练了无数次表情,但真正对着人说的时候,还是有些底气不足,脸颊微微发烫。

顾怀安点了点头,眼神瞬间变得疏离而警惕,语气也冷了下来,模仿着韩东明可能的反应:“I don’t know what you’re talkg about. I’veyour other. please leavealone.(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我从没见过你母亲,请你不要打扰我。)” 他的语速很快,带着一丝不耐烦,甚至微微偏过头,避开成彦的视线,把警惕的姿态演绎得淋漓尽致。

成彦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连忙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栀子花纹手帕照片,手指滑动屏幕放大,递到顾怀安面前,语气带着急切和真诚,声音微微发颤:“do you reber this handkerchief? y other ebroidered it for you before you left. She spent three onths on it, jt to restore the lost ‘pan J xiu’ stitch. She said it sybolizes keepg proises. You ed to taketo buy sweet-sted osanth cakes when I was a child, and you always said y ebroidery was better than y other’s when I was five.(你还记得这块手帕吗?你离开前,母亲亲手绣给你的,她花了三个月时间,只为还原失传的‘盘金绣’针法。她说它象征着守诺。我小时候,你还总带我去买桂花糕,我五岁那年,你还说我的绣活比母亲的还好。)”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眼眶微微泛红,睫毛上挂着细碎的泪珠,却倔强地不肯落下。手指紧紧攥着手机,指节泛白,屏幕上的手帕照片格外清晰,绣线的光泽、针脚的疏密,都能看得一清二楚。为了这场对话,她在脑海里模拟了无数次韩东明可能的反应:警惕、拒绝、甚至愤怒,每一种情况都准备了对应的回应,连语气的起伏、表情的变化都反复练习过,手机里存着几十段她自己录制的模拟对话视频。

顾怀安看着她认真的样子,眼底闪过一丝心疼和赞许,语气渐渐缓和下来,眼神也柔和了许多:“You really ca for this.(你真的是为了这个而来。)”

“是的,我不是来追究谁的责任,只是想知道母亲当年的冤屈,想完成她的心愿,让苏绣被更多人看到。” 成彦的语速渐渐流畅起来,眼神也更加坚定,声音里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the irror world is a project about Su ebroidery and anti-cyberbullyg. I want to e this work to tell everyohe beauty of Su ebroidery and the iportance of adherg to the truth. y other spent her whole life protectg this craft, and I ’t let her efforts beva.(《镜界》是一个关于苏绣和反网暴的项目,我想用这部作品,告诉所有人苏绣的美,以及坚守真相的重要性。母亲一辈子都在守护这门手艺,我不能让她的心血白费。)”

(幽默玩梗:吐槽英语学习的 “血泪史” “彦姐,你这英语进步速度,简直是坐火箭啊!” 小雨趴在旁边的桌子上,下巴抵着胳膊,一脸崇拜地看着她,眼睛瞪得溜圆,“想当初你连‘thank you’都说得磕磕绊绊,发音像‘三克油’,现在都能跟顾总飙英语对话了,还带着情感起伏,要是让那些学了十几年英语还不敢开口的人知道,不得羞愧地找个地缝钻进去!” 她顿了顿,故意夸张地模仿成彦之前发音不准的样子,嘴巴张得老大,拖着长腔:“p-r-o-n-u-n-c-i-a-t-i-o-n,噗 - 荣 - 内 - 深 - 诶 - 深!哈哈,彦姐你当时念成这样,我还以为你要把单词吃进肚子里,让肠胃帮你消化呢!” 说着,她还拍着肚子,笑得前仰后合。)

成彦被她逗得笑了起来,眼角的泪珠终于滑落,顺着脸颊滴落在单词本上,晕开一小片墨迹。她抬手轻轻拍了小雨一下,力道不大,带着一丝无奈和宠溺:“还不是被形势所逼,要是不赶紧学会,到了温哥华,我岂不是要变成哑巴,只能比比划划,跟个木偶似的?” 她顿了顿,拿起纸巾擦了擦眼泪,语气带着一丝感慨,“以前总觉得英语没用,上学时都是混及格就行,现在才知道,多学一项技能,就多一条路,关键时刻还能救命,还能帮母亲找回真相。”

顾怀安递给她一张纸,上面是他手写的对话逻辑图,字迹遒劲有力,每个节点都用不同颜色的笔做了标注:“这是可能的对话脉络,你可以参考一下。韩东明的性格比较谨慎,经历过那么多事,不会轻易说出真相,你要循序渐进,先聊苏绣,聊你母亲的往事,慢慢拉近距离,让他放下戒备,再提当年的事,不要太着急。” 他顿了顿,指尖点在 “避免提及林国雄” 几个字上,语气格外严肃,“还有,尽量不要直接提林国雄的名字,避免刺激到他,引起他的警惕,甚至让他直接起身离开。如果必须提到,就用‘那个人’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