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战前演练(1 / 2)

三点幽蓝的光点在西方夜空中盘旋,如同鬼魅的眼睛,冰冷地审视着“深磐之心”。它们没有靠近,也没有攻击,只是沉默地悬停、移动,带来一种令人窒息的科技压迫感。这是“鹞鹰”无声的示威,是对他们最后通牒的附加注解——我们拥有你们无法理解的力量。

“不要开火!保持隐蔽!观察它们的规律!”林澈压下心中的震惊,低声喝令。浪费宝贵的远程武器去攻击这些明显在高空、速度又快的光点,毫无意义。

整个据点的心脏几乎停跳了一拍,所有人都屏息凝神,透过缝隙死死盯着那三点蓝光。它们盘旋了约莫十分钟,期间没有任何其他动作,然后毫无征兆地,如同被掐灭的烛火,瞬间同时熄灭,消失在浓重的夜色里。

没有声音,没有痕迹,仿佛从未出现过。

但那份冰冷的威胁感,却已深深植入每个人心底。

“他们是在看…在看我们的布防…”李瑾声音干涩,握紧了手中的弓。

“也可能是在吓唬我们。”林澈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不管是什么,我们的时间更少了。按计划,立刻进行战前演练!我们要让他们知道,就算看到了,也没那么容易啃下来!”

最后的准备时间被压缩到极致。在微弱的油灯和火把照明下,所有能战斗的人员被迅速集合到主厅。基于之前坚壁清野后的外部环境和制造出的武器,林澈开始进行最后的作战部署和模拟演练。

一、岗位分配与协同:

林澈站在粗糙的沙盘(用沙土和石块模拟了据点周边地形)前,语速快而清晰:

哨塔观察组(由唐志强负责): 两人一组,配备望远镜和镜片信号器。任务不是战斗,而是最早发现敌情,判断主攻方向,并通过预定信号(不同颜色的布条、灯笼数量、钟声频率)向内部传递信息。必须熟记所有陷阱和障碍物的位置,避免误报。

远程打击组(由李瑾负责): 最好的射手和弩手集中于此,分配在主入口上方的加固平台和两个侧翼的隐蔽射击孔。任务是精准狙杀暴露的敌人指挥官、技术兵种(如使用特殊装置者)、以及驱动野兽的人员。苏晚秋改造的特殊箭矢(包括少量蓝色破片箭和声波干扰箭)由李瑾直接掌控,用于关键目标。

近战防御组(由陈浩负责): 装备长矛、斧头、盾牌(利用桌子门板加固而成),负责死守主入口和可能被突破的侧翼缺口。他们的任务是形成枪林斧阵,将试图冲进来的敌人堵在门口狭小空间内绞杀。

机动支援组(由林澈直接指挥): 由剩余人员和部分伤势较轻者组成,配备投掷武器(标枪、燃烧瓶)和少量爆破物。任务是随时填补战线缺口,扑灭火灾,并根据指令向特定区域投掷燃烧瓶或实施反冲击。

内部保障与医疗(由苏晚秋和沈玟负责): 集中在最内层掩体,负责照顾老幼,准备急救物资,管理所剩不多的水电,并随时准备扑灭可能落入据点内部的火源。

二、情景模拟演练:

分配完毕,立刻进行针对性演练。没有真实的敌人,就用移动的火把和标记物模拟。

情景一:敌驱兽群冲击。 模拟数处“火把”(代表野兽)从不同方向冲击障碍区。观察组如何预警?远程组如何优先射杀驱兽者?近战组如何堵住被部分破坏的入口?机动组如何投掷燃烧瓶阻断兽群?

情景二:敌小股精锐渗透。 模拟“火把”利用夜色和地形隐蔽接近,触发警报。如何快速定位?远程组如何封锁其前进路线?机动组如何快速支援?

情景三:特殊武器攻击(蓝色粉末\/毒素)。 假设特定区域被“污染”,相关岗位人员如何迅速佩戴简易湿布口罩(已发放),如何规避和掩护?如何用沙土覆盖污染区?

情景四:入口即将被突破。 近战组组成盾矛阵线,死守最后一道门槛。机动组准备投掷所有剩余燃烧瓶,甚至准备引爆最后关头的爆破物,进行同归于尽式的阻击。

演练过程中,问题不断暴露和修正。

“不行!三号射击孔看不到陷阱区左侧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