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在对妖怪的惩处上,更是乱象丛生。若是有后台的妖怪,即便在凡间作恶多端,涂炭生灵,最后也不过是被其后台领回去稍加惩戒,便又能逍遥自在。比如那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本是太上老君炼丹童子,下凡为妖,在平顶山一带兴风作浪,抢夺民财,伤害百姓无数。事发后,却只是被老君带回天庭,并未受到实质性的严厉惩罚。但那些无依无靠的妖怪,一旦犯错,便会被天庭以维护天条之名,毫不留情地消灭。这让天庭在三界众生眼中的公信力大打折扣,天条的威严也荡然无存。”杨戬微微摇头,脸上满是无奈与叹息。
女娲轻轻点头,神情忧虑,眼中闪过一丝不忍:“你所言极是,我亦有所察觉。那天条本应是维护三界秩序、保障众生公平的准则,如今却成了部分神仙谋取私利、肆意妄为的工具。我曾多次面见玉帝,向他陈明利害,希望能对天条进行修改完善,使其更加公正合理。每一次,我都言辞恳切,以三界苍生的福祉相劝,甚至列举了诸多因天条不公而导致的人间悲剧。可玉帝却认为天条乃上古传承,不可轻易更改,对我的建议置若罔闻。他似乎被那所谓的传统束缚了手脚,看不到天庭如今面临的危机,更看不到凡间百姓所遭受的苦难。”女娲微微叹了口气,眼中满是无奈,那叹息声仿佛带着无尽的愁绪,承载着她对三界众生的悲悯。
杨戬面露思索之色,微微皱眉,说道:“娘娘的担忧不无道理,只是天条传承已久,牵一发而动全身,玉帝有所顾虑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天条的任何变动都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影响到天庭的稳定和各方势力的平衡。只是长此以往,天庭的威严受损,凡间百姓受苦,这绝非好事。而且,这种不公的现象若不加以纠正,恐怕会引发更大的动荡,三界的秩序也将面临崩塌的危险。”杨戬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他深知问题的严重性,却又对现状感到无奈。
女娲目光坚定地看着杨戬,眼神中燃烧着为正义而战的火焰:“正因如此,我才想寻求改变。二郎神,你为人刚正不阿,又对天庭诸事了解颇深,在天庭中威望颇高。不知你可愿意加入我这一方,一同为三界的公平正义出一份力?我相信,凭借你的能力和影响力,定能让更多人看清天条的问题,也能为我们的行动增添强大的助力。”女娲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她希望杨戬能理解她的良苦用心,与她一同踏上这充满挑战的征程。
杨戬听后一惊,原本平静的双眼瞬间瞪大,眼中满是不可思议。他紧紧地盯着女娲,仿佛想要从女娲的眼神中找到一丝玩笑的意味,满脸的难以置信,问道:“女娲娘娘,您这……这可是要公然与天庭对抗啊!娘娘此举,究竟是何打算?这可不是一件小事,一旦行动,必将引发天庭的强烈反应,三界也可能因此陷入战火之中。娘娘,您可要三思啊!”杨戬的声音微微颤抖,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这个问题对他来说,实在太过突然,也太过沉重。
女娲神色凝重,目光望向远方,仿佛看到了三界众生在苦难中挣扎的景象:“二郎神,我实是不忍见凡间百姓在不公天条下受苦,天庭公正被肆意践踏。我本意并非与天庭为敌,只是想促使天庭正视天条的问题,做出改变。但玉帝如此固执,若不采取行动,三界众生不知还要承受多少苦难。我希望能集合正义之力,给玉帝施加压力,逼他做出改变。我们可以先尝试通过和平的方式,如联合各方正义之士,向玉帝再次进谏,陈述利弊。若玉帝依旧不听,再考虑其他途径。我相信,只要我们秉持正义,为了三界苍生,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女娲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给杨戬注入了一股无形的力量。
杨戬顿了顿,面露纠结之色,眉头紧紧皱在一起,仿佛一个解不开的结。他微微低头,眼神中满是挣扎,说道:“女娲娘娘,容我再想一想。我身为司法天神,天条于我而言,不仅是职责所在,更是多年来的信仰。它是我行为的准则,是我守护天庭秩序的基石。如今要我做出违背天条的选择,实在艰难。且一旦参与此事,天庭必定视我为叛徒,我将面临巨大压力,不仅我的声誉会毁于一旦,还可能连累家人朋友。他们或许会因我的选择而遭受牵连,陷入危险之中。但娘娘所言也句句在理,天条的不公我亦深有体会,这些年来,我目睹了太多因天条不公而产生的悲剧,心中也时常感到无奈和痛苦。这……实在让我难以抉择。”杨戬的声音低沉而凝重,心中的矛盾让他痛苦不堪,仿佛有一把重锤在不停地敲击着他的内心。
女娲点头,神情温和,眼神中充满了理解与鼓励:“无妨,二郎神,我深知这是个艰难决定,你慎重考虑是应该的。我给你时间,希望你能明白,我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三界苍生。若能让天条变得公平公正,让众生免受苦难,那便不枉此举。你回去好好想想吧。无论你做出何种选择,我都希望你能遵循自己的内心。”女娲的眼神中充满了信任,相信杨戬最终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杨戬告辞离开女娲宫,独自驾云朝灌江口而去。一路上,他心烦意乱,脑海中天人交战。一边是不公的天条,它像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得凡间百姓喘不过气来,也让天庭的声誉在三界中逐渐受损;另一边是自己的身份与责任,以及可能面临的严重后果。一旦他选择与女娲站在一起,便意味着与天庭为敌,将失去现有的一切,包括他在天庭的地位、荣誉,甚至失去多年来积累的人脉。而且,与天条对抗能否成功,成功后又能否真正改变现状,都是未知数。万一失败,不仅他自己将万劫不复,还可能给女娲和支持他们的人带来灭顶之灾。
他看着脚下变幻的云海,那云海时而如万马奔腾,气势磅礴,马蹄声仿佛在耳边回响,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尽的力量;时而如仙女散花,轻柔飘逸,花瓣在空中翩翩起舞,宛如梦幻般的仙境;时而又如汹涌的波涛,翻滚不息,仿佛要将一切都吞噬。可他却无心欣赏这壮丽的景色,心中五味杂陈,不知道该何去何从。云在脚下翻涌,恰似他内心的波澜,久久无法平息。他的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迷茫与纠结,思绪在两个极端之间不断拉扯,仿佛要将他的灵魂撕裂。
杨戬一边飞行,一边回忆着过往。曾经,他凭借高强法力与对天条的忠诚,在天庭树立威望,斩妖除魔,维护秩序,问心无愧。他记得自己在东海之滨,与肆虐的蛟龙大战三天三夜,那蛟龙兴风作浪,致使沿海百姓流离失所。他手持三尖两刃刀,脚踏哮天犬,与蛟龙展开殊死搏斗。每一次交锋,都伴随着惊天动地的巨响,海浪被掀起数十丈高。最终,他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高超的武艺,将蛟龙制服,拯救了沿海无数百姓。百姓们对他感恩戴德,他也因此成为了天庭的英雄。
也曾在南赡部洲,降伏了为祸一方的山妖。那山妖狡猾残忍,经常掳掠村民,吸食人血。他深入山林,历经重重险阻,终于找到山妖巢穴。在一场激烈的战斗后,成功将山妖消灭,还百姓一片安宁。每一次执行天条,他都问心无愧,将维护天庭的秩序视为自己的使命,认为自己是在为三界众生谋福祉。
但近年来,天条的不合理之处日益凸显,他多次进谏无果。他曾在天庭的议事厅中,当着众仙的面,慷慨陈词,列举天条的种种弊端,希望玉帝能重视并做出改变。然而,玉帝却总是以天庭的威严和传统为由,拒绝做出改变。他感到无比的失望与无奈,心中对天条的信仰也开始动摇。
如今女娲的提议,虽冒险却似是改变现状的契机。也许,只有打破这腐朽的天条,才能真正还三界一个公平公正的世界。但这个决定实在太难,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也不知道该如何向家人朋友解释。
就在他陷入纠结时,一阵狂风呼啸而过,吹得他身形晃动。狂风中夹杂着砂石,打在他的脸上生疼。他回过神,已到灌江口上空。看着下方熟悉的山水,那清澈的江水如同一条银色的丝带,蜿蜒穿过大地,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粼粼波光;两岸的青山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树木的枝叶随风摇曳,仿佛在向他招手。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熟悉的泥土和青草的香气,让他略微平静了一些。他决定先回家,静下心思考这个关乎未来的重大抉择,因为他知道,这个决定将决定他的一生,也可能改变整个三界的命运…… 他缓缓降落在自家门前,看着那熟悉的庭院,心中五味杂陈,不知道等待他的将是什么样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