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胜利与涟漪(2 / 2)

通过侦办此案,秦风个人在几个关键技能上也得到了巩固和提升。

他对微量物证(如特殊涂料泥渍)在锁定嫌疑人和犯罪地点关联方面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在与福伯这类年长、忠诚且心理防线坚固的嫌疑人交锋中,他摸索出了一套结合证据施压与情感共鸣的讯问技巧,这为他未来应对类似嫌疑人积累了宝贵经验。

尽管案件告破,但由此牵扯出的关于韩胜利老爷子可能存在“私产”的谜团,却无法随之消散。

秦风指示将与此相关的所有推测和线索,作为一个独立的、未解决的悬案附件,与李景明案的卷宗一并归档保存。

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个关于韩家核心秘密的疑团,在未来某个时刻,很可能还会与他的工作产生新的交集。

那件引发血案的明代青花瓷瓶,在被追回后,其详细的来源信息(根据福伯含糊的交代,指向韩胜利早年收藏)、最终的专业估价报告,都被作为案件重要关联信息,详细记录在案。

秦风特意嘱咐,将这些信息也录入物证及关联案件数据库。

他隐约觉得,这件价值连城、牵扯多条人命的古董,其本身或许就承载着某种信息,未来可能在其它涉及艺术品犯罪或韩家相关的案件中,再次显现其价值。

福伯被正式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等待他的将是法庭的审判。

他的家人,一方面为其犯罪行为感到痛心和羞愧,另一方面,对于韩家这个让其父亲奉献了一生、最终却卷入如此丑闻并身陷囹圄的家族,心情充满了复杂的怨恨、失望与难以割舍的纠结。

韩雪晴从福伯案件和李景明之死中汲取了深刻的教训。

她意识到家族内部的管理,尤其是资产和合作伙伴的审查,存在巨大的隐患和漏洞。

她借此机会,顶着压力,开始在韩氏集团内部推动一系列更为严格和透明的资产清查与管理制度的改革,并重新审视和筛选所有重要的商业合作伙伴,试图从根本上消除可能存在的风险,避免类似事件重演。

就在日常警务工作似乎波澜不惊之际,技侦部门的江欣蓉再次向秦风汇报了一个微妙动向。

“秦队,我们监测到‘影币’又有活动了,还是那种极其微小、分散的流动模式,金额小到几乎可以忽略,像是在不断测试支付通道的稳定性,或者在进行某种我们尚未理解的标识行为。源头依旧无法锁定,但特征与之前‘暗影联盟’的关联度很高。”

这个微弱但持续的信号,如同深海中的磷火,提醒着秦风,那条连接着庞大黑暗的主线,并未断开,仍在暗中涌动。

新的挑战也接踵而至。

刑警队接到经侦部门转来的协查通报,近期市内发生数起针对拥有一定资产、对艺术品投资感兴趣的富裕老年人的“精准”诈骗案。

骗子手法专业,利用高仿古董或虚假拍卖信息设局,涉案金额巨大。

这种针对特定人群、利用艺术品作为媒介的新型诈骗模式,引起了秦风的注意,他敏锐地感觉到这背后可能隐藏着更有组织的犯罪团伙。

经历了多起复杂案件的磨练,秦风开始有意识地进行思维拓展。

他不再孤立地看待每一个案件,而是尝试在脑中将这些看似不相关的线索——韩家的秘密、暗影联盟的动向、新型诈骗手法——进行交叉对比和关联分析,试图从中发现潜在的模式、共同的规律,或者指向某个更大阴谋的蛛丝马迹。

李景明案结束后,刑侦支队一大队迎来了一段相对平静的时期,日常处理着各类盗窃、伤害等常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