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复盘与分析(2 / 2)

专案组会议室内弥漫着一股沉重得几乎可以触摸的压抑感。

午后的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会议桌上切分出明暗交界的线条,如同专案组此刻的心境——光明与阴影交错,希望与失望并存。张铁林站在白板前,面色凝重地看着围坐在桌边的团队成员。

许多人眼中布满血丝,有人下意识地揉着因长时间追逐而酸痛的腿部肌肉,整个团队都笼罩在抓捕失败的阴霾中。

“好了,各位,我们都知道昨晚的行动结果令人失望。”张铁林打破了沉默,声音沙哑但坚定,“但现在不是垂头丧气的时候。我们需要冷静分析,找出问题所在,绝不能让他再次得手。”

他转身在白板上写下“复盘分析”四个大字,笔画有力几乎划破纸面。

“从监控录像和各位的现场报告来看,这次行动的失败有多重因素。”张铁林开始逐一点评,“首先,那个突然冲出来的孩子和母亲确实是个意外,但我们的应对是否足够灵活?”

负责现场指挥的李队率先发言:“确实,突发事件打乱了原定节奏。但我们的人员反应还算迅速,主要问题在于目标的反侦查能力远超预期。他几乎立刻就察觉到了危险,这不像普通罪犯的反应。”

王媛摸着额头已经贴上创可贴的伤口,补充道:“我同意李队的看法。目标的警觉性异乎寻常。当我试图与他交谈时,他的目光始终在扫视四周,身体一直处于准备行动的状态。他似乎始终预留了一部分注意力在环境监测上。”

技术部门的周毅调出了图书馆平面图:“我们部署了三十二名人员,覆盖了所有出口和关键点位。但从他的逃脱路线来看,他明显对图书馆结构极其熟悉,甚至知道那些不对外开放的员工通道和紧急出口。”

“更重要的是,”周毅继续道,调出了艺术区的监控画面,“他提前破坏了那里的消防系统,设置了远程触发装置。这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早有准备的逃脱计划。”

会议室陷入短暂的沉默。张铁林沉重地点头:“所以,我们面对的不仅是一个心理扭曲的杀手,还是一个计划周密、训练有素、具备超强反侦查能力的对手。他可能预料到这可能是陷阱,但仍然冒险前来——为了挑衅?还是为了评估追捕他的力量?”

心理侧写师李教授推了推眼镜:“根据他的行为模式,我认为两者皆有。这类罪犯往往自信过度,享受与警方‘游戏’的过程。昨晚的逃脱会增强他的优越感,但也会让他更加谨慎。”

会议持续了一个多小时,详细分析了每个环节的得失。最终张铁林总结道:“这次行动虽然失败,但并非毫无价值。我们确认了目标的许多特征,现在最重要的是从已有的线索中找出新的突破口。”

散会后,各部门立即投入紧张的工作中。物证实验室内,那枚从现场找到的奇特打火机被置于无菌操作台上,多名法证专家正围着它进行仔细检查。

“铜制外壳,手工雕刻图案,燃料仓结构特殊。”首席法证专家王博士一边操作高倍显微镜一边记录,“这种工艺水平很高,不像是业余爱好者的作品。”

秦风站在观察窗外,目光紧盯着那枚被打光灯照得发亮的打火机。火焰环绕眼球的图案在强光下更加清晰诡异,令人不安。

“能提取到dNA吗?”秦风通过内部通话器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