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陷阱与布局(2 / 2)

张铁林沉吟了片刻,手指在桌上轻轻敲击着。

这无疑是一个带有风险的方案,需要周密的计划和上级的批准。

但眼下常规排查陷入僵局,这个从侧写和物证衍生出的逆向推理,或许是打破局面的唯一方法。

“思路可以。”

张铁林最终拍了板。

“老周,你牵头,制定一个详细的方案。”

“目标是试探,更是抓捕。”

“选择合适的‘诱饵’,设计好监控布局,要确保万无一失,绝不能打草惊蛇,更不能造成新的损失。方案报给我和局里批。”

“是!”周强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

接下来的两天,一大队的一部分精力悄然转向了这个代号为“捕风”的行动。

方案周密而谨慎:

“诱饵”选择放在了鼎盛国际大厦的另一家公司,与“鼎鑫商贸”同层但位于另一侧的一家小型外资贸易公司。

选择它的理由是其财务室布局与“鼎鑫”类似,且近期确实有一笔小额现金奖金将要发放,信息通过物业内部“不经意”地小范围流传出去。

监控布局是关键。

技术中队秘密行动,在公司内外、通风管道的关键检修口附近、甚至吊顶内部,安装了极其隐蔽的微型摄像头和震动感应器。

所有监控信号直接接入警方临时设在楼下车辆内的移动指挥中心。

同时,大楼原有的监控系统保持原状,以免引起怀疑。

人员安排上,抽调了精干力量,分成三组:

一组在移动指挥中心实时监控;

一组伪装成加班职员,在目标公司楼层的其他办公室内潜伏;

另一组则在外围机动,随时准备封锁出入口和通风管道可能通向外界的节点。

秦风作为方案的提出者之一,也被编入了行动组。

主要负责在指挥中心,协助识别分析监控画面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

这对于一个新人来说是极大的信任和考验。

小刘对此颇有微词,但周强力排众议:

“方案是他想出来的,他对细节和嫌疑人的行为模式有直觉。让他上。”

行动前的夜晚,秦风坐在指挥车里,反复看着大楼结构图和监控点位图,将所有细节刻进脑海里。

车窗外的城市灯火璀璨,而车内只有仪器指示灯发出的幽暗光芒和同事们轻微的呼吸声。

一种混合着紧张、期待和巨大责任感的情绪在他心中涌动。

这是他的第一课,也是最实战的一课。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第一天晚上,风平浪静。

目标楼层加班的人陆续离开,最后灯光熄灭,一切如常。

只有监控屏幕上,固定的画面里无声地流淌着时间。

潜伏的同事轮班休息,不敢有丝毫松懈。

周强眼里布满了血丝,但精神依旧高度集中。

第二天晚上,气氛更加凝重。

如果嫌疑人不上钩,就意味着整个推断可能出错,或者嫌疑人极其谨慎,行动将宣告失败。

晚上十一点左右,大楼彻底安静下来。

指挥车内,只有仪器运转的低鸣。

突然,连接着通风管道内部一个隐蔽探头的屏幕,极其轻微地闪烁了一下!幅度比上次财务室门口的监控异常还要微弱,几乎像是信号干扰。

但一直死死盯着屏幕的秦风,瞳孔瞬间收缩。

“三号管道探头,刚才有异常闪烁,持续零点五秒。”

他的声音低沉而迅速,手指精确地点中了屏幕上的位置。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过来。

技术员立刻回放、放大、增强信号。

“是人为的微弱电磁脉冲干扰!特征和上次财务室门口监控异常高度相似!”

技术员的声音带着压抑的兴奋。

“各小组注意!目标可能已经进入管道!保持静默,没有命令不准行动!”

周强对着麦克风低声下令,声音紧绷如弓弦。

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

猎豹,终于嗅到了猎物的气息。

监控画面里,那个被干扰的管道探头恢复平静后不久,另一个安装在管道深处、更隐蔽的摄像头,捕捉到了一束极其微弱的光斑缓缓移动,伴随着极其轻微、几乎难以察觉的金属摩擦声。

一个模糊的、穿着深色工装服、戴着头灯和口罩的身影,正极其缓慢而灵巧地在狭窄的管道中匍匐前行,方向直指目标公司财务室上方的吊顶检修口!

他果然来了!利用了同样的手法!同样的路径!

指挥车内一片压抑的激动。

张铁林不知何时也来到了车上,面色沉静,但目光如炬。

“等他进入财务室,人赃并获!”周强的手心微微出汗,下令道。

时间仿佛被拉长了。

每一声细微的响动都在监听设备里被放大。

那个“幽灵”显然对路径轻车熟路,他精准地找到了目标上方的检修口。

画面里,看到他用某种特制工具,极其熟练地无声卸下了几个卡扣。

指挥中心能够通过震动传感器,“听”到吊顶石膏板被轻轻移开的细微声响。

“行动!”就在那道身影即将从吊顶落入财务室的瞬间,周强对着麦克风猛地低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