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守陵人之林青竹 > 第23章 灯下无名,才是真名

第23章 灯下无名,才是真名(2 / 2)

眼前的驿站、风雪、孤棺尽数消失。

他发现自己正站在一支望不到头的队伍里,周围是三百个沉默前行的身影。

风雪比外界更加酷烈,刮在脸上如刀割一般。

但没有人退缩,也没有人发出声音。

他们没有引魂幡,没有镇魂铃,每个人的胸前,都悬挂着一盏与棺中尸首手中一模一样的小陶灯。

三百盏微弱的灯火,在无边的风雪中连成一条脆弱却坚韧的光带,顽强地对抗着吞噬一切的黑暗。

队伍的最前方,站着一个身形窈窕的女子。

她同样提着一盏灯,那灯火比所有人的都要明亮。

风雪吹动了她的兜帽,露出一张清丽绝伦的侧脸。

就在她回头的一瞬间,阿灰如遭雷击。

那是苏媚烟!

尽管面容更显年轻,眉宇间带着一丝青涩,但他绝不会认错。

那个慵懒地躺在南方义庄躺椅上,总说自己只会做点胭脂水粉生意的女人,竟然在百年前,出现在这北国绝境,带领着三百无名之魂,行走在风雪里。

幻境的画面飞速流转,他看到队伍一个接一个地倒下,胸前的灯火也随之熄灭。

最后,只剩下苏媚烟一人,她踉跄着走到一处雪坡前,将手中那最后一盏即将燃尽的灯,轻轻放在雪地上,仿佛在交予一个看不见的接收者。

她的声音在风雪中响起,清晰地传入阿灰的脑海:“灯不为名,只为不灭。此灯……传于后世。”

话音落下,她的身影便消散在风雪中。

阿灰猛地惊醒,剧烈地喘息着,额头上满是冷汗。

他依旧站在棺木前,手中握着那盏冰冷的陶灯。

而他怀里,那盏被他用血点燃的魂灯,正发出前所未有的嗡鸣。

下一刻,他手中的陶灯竟化作一道流光,径直射入魂灯之中。

两焰合一。

魂灯的火焰猛地暴涨,由温黄转为一种近乎白金的炽烈之色。

光芒冲天而起,瞬间穿透了驿站的屋顶,照亮了整片风雪弥漫的雪原。

在这圣洁的光芒中,棺木里的那具尸首,连同他身上的衣物,都开始寸寸瓦解,化作无数闪亮的光尘,缓缓升腾,最终融入了漫天风雪,仿佛迷途百年的星辰,终于找到了归宿。

直到最后一粒光尘散尽,雪原重归黑暗,唯有阿灰手中的魂灯,依旧燃烧着前所未有的明亮火焰。

他感到一阵虚脱,转身准备离开。

就在这时,他手腕处传来一阵灼痛。

他低头一看,只见那条被他视若珍宝的红布条,不知何时渗出了缕缕血丝。

这些血丝并未滴落,而是与魂灯溢出的一丝灯油气息混合在一起,在他光洁的皮肤上,蚀刻出了一道细微却清晰的金色纹路。

这纹路蜿蜒向上,最终与他手臂内侧一道隐秘的、代表新陵门守灯人身份的脉络印记,完美地连接在了一起。

阿灰先是一愣,随即,一股莫名的狂喜涌上心头。

这不是诅咒,而是印记!

是那三百无名之魂与苏媚烟留下的、跨越百年的馈赠与承认。

当晚,阿灰在山脚下一座四面漏风的破庙中宿下。

魂灯被他放在身前,明亮的光芒带来了一丝安稳的暖意。

疲惫至极的他很快陷入了沉睡,却又一次坠入梦境。

梦中,他站在新陵门那扇熟悉的门前。

门内,林青竹的身影静静伫立,不再是往日那般模糊不清。

他第一次看清了她的脸,却又在下一秒忘却,只记得那双眼睛,深邃如地脉,古老如星辰。

她终于开口了,声音不似人言,更像是山川的共鸣,大地的震动:

“灯起于无名,方能照尽无归。”

话音落下,那扇厚重的门开始缓缓闭合。

在最后一道门缝即将消失时,阿灰看到,门内透出的光芒中,站着无数模糊的身影。

他们都没有面孔,也没有名字,却和他白天在幻境中看到的一样,提着一盏盏微弱的灯,沉默而坚定地向前行进。

而在遥远得无法用距离衡量的幽都深处,那盏象征着新陵门传承的第七盏魂灯本体,忽然轻轻一颤。

一滴晶莹剔透的灯油从灯芯上滚落,滴在下方的虚空之中。

灯油落地,并未消散,而是悄然绽放成一朵冰晶般的白花,与阿灰梦中、与苏媚烟最后所见的,一模一样。

花开的刹那,幽都那扇门扉之心,一道繁复的金色脉络图上,一条全新的支脉,正从代表阿灰的第七道印记旁悄然延伸而出,坚定不移地指向了瘴气弥漫的西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