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墓穴(1 / 2)

“逐星者”号像一叶孤舟,滑入了一片星光稀疏的暗淡星域。这里仿佛是宇宙中被遗忘的角落,连背景的辐射微波都显得比其他地方更加微弱、冰冷。根据何婉卿拼凑出的古老星图和马克那模糊而持续的方位感,他们正无限接近那个传说中的“回响之墓”。

舰桥内,气氛凝重得如同实质。何婉卿紧盯着传感器屏幕,上面不再是“静默区”那种彻底的空无,而是布满了杂乱无章的微弱信号反馈,像是无数幽灵在宇宙的深渊中窃窃私语。引力传感器检测到异常复杂的微引力波动,显示前方存在大量密集但分布不均的小质量天体,以及一个巨大的、弥散的引力源核心。

“我们正在接近目标区域,”何婉卿的声音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传感器显示前方有大规模的星际尘埃云和碎片带,其规模……远超一般的小行星带。初步判断,这就是‘回响之墓’的外围。”

马克坐在副驾驶座上,双手紧紧抓着扶手,指节因用力而发白。越靠近这片区域,他体内的共生体就越是“活跃”。但这种活跃并非之前那种充满侵略性和诱惑性的低语,而更像是一种……躁动不安。他能感觉到一种冰冷的“警惕”感,甚至夹杂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类似“畏惧”的情绪,正从共生体那里隐约传来。这感觉极其微妙,却让马克的心沉了下去。连这个源自“起源井”、意图吞噬文明的古老存在都会感到畏惧的地方,究竟隐藏着什么?

“它……在害怕。”马克艰难地开口,声音干涩。

何婉卿瞥了他一眼,眼神锐利:“害怕什么?‘摇篮’?还是‘工程师’的遗留物?”

“不知道……很混乱……像是动物遇到了天敌的那种本能恐惧……”马克努力捕捉着那丝感觉,“但那种‘共鸣’感也更强烈了……吸引和排斥同时存在……”

这矛盾的信号让情况更加扑朔迷离。何婉卿不敢大意,将飞船的速度降至最低,护盾能量调整到最大,以应对可能存在的密集碎片撞击。

随着飞船的深入,观测窗外的景象开始变得诡异起来。原本漆黑的太空背景中,开始出现细微的、反光的尘埃颗粒,如同航行在一条弥漫着星光的雾气之河中。更远处,可以看到一些较大的、形状不规则的黑影,那是小行星或更大的人造物体残骸,静静地悬浮在尘埃云中,如同海洋深处沉船的剪影。

传感器捕捉到的信号也越来越嘈杂。古老的、早已失效的求救信号;断断续续的、无法识别的通讯碎片;各种频率的电磁噪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片名副其实的“回响”之海。何婉卿试图过滤这些噪声,寻找可能与“摇篮”坐标相关的、有规律的信号,但工作量巨大,如同大海捞针。

“这里的电磁环境和引力场极其复杂,”何婉卿报告着情况,“常规扫描严重受限,跃迁引擎在这里启动的风险极高,空间结构可能不稳定。我们只能慢速航行。”

就在这时,飞船的远程光学传感器捕捉到了一个令人震撼的景象:在前方尘埃云的深处,隐约显现出一个巨大无比的、阴影般的轮廓。它并非一颗行星,而是一个由无数残骸、小行星和尘埃聚集而成的、松散结合的庞大集合体,其规模堪比一个恒星系。它的中心区域密度极高,甚至微微扭曲了后方更遥远的星光,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引力透镜效应。这就是“回响之墓”的核心。

“天啊……”何婉卿不禁低声惊叹。这简直是宇宙尺度上的奇观,也是坟墓。无数文明的探索者最终长眠于此,他们的梦想和造物化作了这巨大墓穴的一部分。

马克体内的共生体突然传来一阵剧烈的悸动,那种“畏惧”感陡然增强,几乎化为实质的冰冷寒意,冲刷着他的神经。但同时,那种被“吸引”的感觉也指向了墓穴的核心深处。

“在那里……”马克指着那个巨大的阴影核心,声音带着颤抖,“共鸣的源头……在核心区域……”

目标明确了,但如何进入核心区域成了巨大的难题。外围的碎片带和尘埃云已经足够危险,核心区域的引力场和辐射环境必然更加极端,而且充满了不可预知的陷阱。

何婉卿开始小心翼翼地驾驶飞船,沿着一条相对稀疏的通道,向墓穴核心缓缓靠近。她必须时刻调整航向,躲避那些突然从尘埃云中浮现的、缓慢旋转的巨大残骸。有些残骸依稀可以看出古老飞船的轮廓,风格迥异,来自截然不同的时代和文明,此刻却都成了这座宇宙坟墓的沉默墓碑。

航行过程漫长而煎熬。数个小时过去了,他们才深入了墓穴的外围区域。期间,飞船的护盾多次被微小的尘埃颗粒撞击,激起一圈圈涟漪般的能量波纹。有一次,一块轿车大小的金属残骸几乎是擦着船舷掠过,惊出何婉卿一身冷汗。

突然,飞船的通讯接收器捕捉到一段异常清晰、并且不断重复的信号。这段信号并非杂乱的噪声,而是有着明显的、规律性的结构!

何婉卿立刻将信号分离出来进行分析。信号使用的是一种极其古老的、但被记录在“回声”传输数据中的通用编码协议的一部分!经过解码,一段断断续续的信息呈现出来:

“……警告……非‘工程师’序列识别……核心区……高维结构不稳定……危险……折返……”

“……循环播放……坐标锚点……参照‘寂静之心’脉冲……”

信息到此中断,然后又从头开始循环播放。这似乎是一个自动的导航信标或者警告信标,源自“回响之墓”的内部!

“‘工程师’序列?”何婉卿敏锐地抓住了关键词,“这意味着只有拥有特定‘身份认证’的飞船或个体才能安全进入核心区?”她和马克显然不具备这个条件。

更令她在意的是“高维结构不稳定”这个描述。这暗示着墓穴核心可能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危险,还涉及到了更艰深、更危险的时空几何问题。

而“坐标锚点”和“参照‘寂静之心’脉冲”则提供了可能的进入线索。“寂静之心”是什么?一种脉冲星?还是墓穴内部的某个特殊天体?

“我们需要找到这个‘寂静之心’,”何婉卿对马克说,“这可能是我们安全进入核心区的唯一希望。”

然而,在信号杂乱、感知受限的墓穴中,寻找一个特定的脉冲源,无异于盲人摸象。他们只能依靠那段循环信号本身微弱的来源方向,以及马克体内共生体那越来越明确的指向性,进行三角定位似的摸索前进。

飞船继续在巨大的残骸阴影中穿行,如同蝼蚁爬行在巨兽的骸骨之间。压抑感和未知的危险,让每一次传感器发出新的警报都让人心惊肉跳。

马克紧闭双眼,全部精神都用于对抗体内共生体传来的、越来越强烈的恐惧悸动。他能感觉到,他们正在接近某个临界点。共生体的恐惧中,开始夹杂着一丝……近乎疯狂的排斥感,仿佛在拼命警告他“不要靠近”。

但开弓没有回头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