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苏晚刚走进技术组办公室,就发现气氛不太一样。
办公室里多了几个生面孔,年纪都和孙总工刘教授相仿,穿着四个口袋的中山装,气质沉稳的技术领导。
孙总工和刘教授正陪着他们,站在那台经过脱胎换骨的东方红拖拉机前,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骄傲和几分“快夸我”的得意。
其中一位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戴着金丝边眼镜的老者,正围着拖拉机转圈,手里拿着个小本本不时记录着什么,嘴里还啧啧称奇:“老孙,老刘,你们可以啊!不声不响搞出这么大动静!这数据比我们那边新引进的那台宝贝疙瘩也不遑多让啊!怎么做到的快说说!”
另一位身材微胖面色红润的领导则直接拍了拍拖拉机的轮胎,语气带着点不敢相信又有点吃味:“就是老孙,你们是不是偷偷藏着什么好材料好工艺没上报,这液压系统的响应速度,这传动效率、快赶上国外七十年代中期的水平了,这不科学啊!你们哪来的技术突破?”
孙总工被这么一问,更是得意得眉毛都要飞起来了,他故意卖关子咳嗽了一声,端起茶杯慢悠悠地喝了一口:“这个嘛,说来话长,主要还是靠同志们集思广益,攻坚克难。”
刘教授相对含蓄些,但眼角眉梢也带着笑补充道:“确实是在现有基础上进行了一些优化和整合,胆子大一点,想法多一点。”
“优化?整合?”
金丝眼镜老者显然不信,“老刘你别跟我打官腔,这可不是胆子大一点就能办到的事!这是涉及理念全方位的提升!快说,到底请了哪路高人?”
微胖领导也附和:“对!必须坦白从宽!是不是部里给你们派了秘密专家?还是你们挖了哪个大学的墙脚?”
眼看瞒不住,孙总工哈哈一笑,也不再藏着掖着,目光扫向刚进门正准备悄悄溜到自己座位上的苏晚,大手一指:“喏!高人就在那儿!我们技术组新来的宝贝疙瘩,苏晚同志!主要的改进思路和关键技术难题都是她攻克的,我们也就是打个下手。”
刷!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苏晚身上。
那几位外来领导顿时愣住了,上下打量着苏晚。
年轻,太年轻了!而且长得这么俊俏文静,怎么看都不像是个能搞出这么大动静的技术大拿。
“老孙,你没开玩笑吧?”
微胖领导一脸怀疑,“就这么个小姑娘?”
金丝眼镜老者也推了推眼镜,眼神里充满了探究和不可思议:“苏晚同志?请问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师从哪位教授?”
苏晚被这阵仗弄得有点不好意思,上前几步礼貌地回答:“领导好,我没上过大学,就是自己平时喜欢瞎琢磨,加上孙总、刘教授和各位老师傅的指导,才有点不成熟的想法。”
“自学成才?”两位领导更是震惊了。
孙总工与有荣焉地补充:“岂止是有点想法!老李,老王,我跟你们说,小苏同志可是个全才!手艺好,外语溜,最关键的是脑子活络,眼光毒!那精度不够,人家自己领着老师傅用废旧零件攒出个小精密机床来解决问题!这魄力,这能力!”他恨不得把苏晚所有的功劳都抖搂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