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先是记录下孙总工关于传动效率的感观和刘教授关于齿轮啮合的判断。
然后,她仿佛沉浸到了自己的世界里,铅笔在纸上无意识地滑动,勾勒出一些看似凌乱却隐含规律的线条和符号。
她的异常投入引起了赵伟民的注意。
他凑过来好奇地看着苏晚那“鬼画符”般的笔记本:“小苏同志,你这是又有什么新发现了?”
苏晚像是被惊醒,有些不好意思地合上本子:“没有没有,我就是听着孙总和刘教授的话有点启发,随便瞎画了几下,可能都不对。”
她越是这样说,孙总工和刘教授反而越好奇。
孙总工是个急性子,直接伸手:“啥启发,快给我看看!现在是一点灵感都不能放过!”
苏晚“犹豫”了一下,才把笔记本递过去。
孙总工和刘教授脑袋凑到一起,看向那潦草的页面。
起初看起来确实有些杂乱,但仔细分辨,能看到一些关于传动路径的简化分析和几个标注了问号的疑似效率损失点,甚至还有一个关于以减少啮合冲击的模糊草图雏形。
这正是针对刘教授刚才提出的“啮合不干脆”问题的潜在解决方案之一!
虽然画得简单,但方向却隐隐指向了一个他们之前未曾深入思考过的领域!
“这,这是!”刘教授的眼睛猛地亮了,手指颤抖地指着那个齿轮修形的草图,“小苏同志,你这个瞎画这个齿顶齿根略微修正的想法,你是怎么想到的!这估计能有效改善啮合状况啊!”
孙总工也瞪大了眼睛,看着苏晚那关于传动路径优化的零星笔记,虽然不成系统,但几个关键点却与他刚才的感觉不谋而合,甚至给出了更具体的思考方向:“还有这里,这几个点,对!可能就是这些地方吃了咱们的马力!”
苏晚脸上适时的露出些许意外:“啊,真的吗?我就是听您说传动效率有损耗,刘教授又说齿轮啮合有问题,就胡乱联想了一下。”
孙总工兴奋地一拍大腿,“你有这个方向就好,老刘你看,这小苏同志简直就是个福星,咱们一说感觉,她就能给你冒出点火花来!”
刘教授也激动不已,看苏晚的眼神充满了赞赏和惊奇:“天才的直觉,这绝对是天才的直觉,虽然只是雏形但价值连城!老孙,快!拿正规图纸来!我们赶紧把小苏同志这些灵感火花细化出来,论证可行性!”
很快绘图纸铺开,丁字尺、计算尺摆上。
这一次,不再是苏晚一个人画,而是变成了集体攻关。
车间的气氛空前热烈,仿佛又回到了当年攻关东方红时的激情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