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机改良方案的成功,让技术组的气氛彻底扭转。
苏晚不再是那个需要被审视的年轻女同志,而是成了孙总工和刘教授口中脑子活络的宝贝人才。
两位大佬甚至就下一步优化方向讨论时,都会下意识地问一句:“小苏,你怎么看?”
然而,大的技术攻坚暂时告一段落,剩下的多是些常规的保养和细节打磨。
这些工作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们带队完成,效率很高,确实不再需要苏晚时刻盯着。
她一下子清闲了不少,每天就是在各个维修点转转,偶尔解答一些小问题,或者帮忙翻译一下新送来的外文资料。
这种清闲却让苏晚很安心,这说明工作走上了正轨。
她利用这些时间,更深入地观察各类农机具,默默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更多的想法和改进点,同时也乐于帮那些年轻科员解决翻译上的难题。
她温和耐心的态度和精准的翻译,让她在行政科室那边也收获了一波好感。
这天下午,苏晚正坐在办公室角落,安静地翻看一本机械原理书,行政科的张干事满脸笑容地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崭新的牛皮纸信封。
“苏晚同志,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张干事的声音吸引了办公室里所有人的注意。
苏晚合上书抬起头,有些疑惑。
张干事将信封递给她,乐呵呵地说:“刚才局里领导开会,特别提到了你!说你提出的拖拉机改进方案意义重大,不仅提升了参展机械的性能和理念展示度,更重要的是,这种基于现有条件进行巧妙创新的思路,非常值得提倡!领导特批,给你发放专项奖励!”
奖励?苏晚微微一怔,接过信封,入手有点厚度。
她打开一看,里面首先是几张崭新的“大团结”,看样子得有好几十块钱。
但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夹在钱票里的那几张方寸大小的、印着各种图案的票据!
【工业券】、【布票】、【糖票】……还有一张,赫然印着一辆黑色自行车的图案!
是自行车票!
苏晚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她前几天还在琢磨这事,没想到下午梦想就照进了现实!这奖励简直砸在了她的心坎上。
张干事在一旁羡慕地说:“苏晚同志,你这可是立了大功了!领导说了,奖金是意思一下,主要是这些票券,算是组织对你贡献的实质性鼓励!特别是那张自行车票,可是紧俏物资,领导特意从特批份额里挤出来的!”
旁边的赵伟民工程师也凑过来看,啧啧称奇:“哎呦,自行车票!这可是好东西!苏晚同志,这下上下班可方便了!”
刘教授推了推眼镜,脸上也带着难得的笑意:“嗯,劳动所得,应该的。”
他虽然不看重这些,但觉得这是对技术人才应有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