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的疲惫还未完全散去,一个寻常的午后,邮递员嘹亮的喊声划破了顾家小院的宁静:“顾铁生家!拿印章!部队来信了!”
正在院里收衣裳的苏晚闻声,心里想着大概是顾衍之照例寄津贴回来了。
她神色平静地放下衣裳,进屋取了印章,换回了那封厚实印着部队番号的信。
晚饭时分,一家人围坐在炕桌旁。顾铁生端起粥碗,随口问道:“衍之来信了?说啥了?”
苏晚一边拆信一边应道:“嗯,应该是寄钱回来了。”她展开信纸,语气平常地念起前面的内容:
“爹,娘,媳妇:你们好。见字如面。我在这边一切都好,勿念。津贴刚发,随信寄回。家里秋收忙完了吗?爹娘身体还硬朗吧?媳妇你带孩子辛苦,多顾着自己身体。”
念到这里,一切如常。李素娟还接话:“让他别惦记家里,都好着呢。”
苏晚继续往下念,语调依旧平稳:“这次立了个小功,上面奖励了一张自行车票。家里没个车总不方便,媳妇你去公社看看,买辆永久或者凤凰的,你出门办事,家里有个急用也方便,这边天干风大,吃的也糙,老是想起家里饭菜的味儿。”
读到这儿,她声音几不可查地顿了一下,因为下一句是:“特别是晚晚上次捎来的肉干,又香又顶饿,我们班那帮小子闻着味儿就围过来了,都快成公共粮食了,天天问我嫂子啥时候再发福利。”
顾卫民听得哈哈直笑:“大哥的战友真逗!”顾红秀也抿嘴乐。
苏晚脸上有点热,硬着头皮加快语速念下去:“也没别的大事。就是虎头和糯米的大名,上回信里商量了几个,定下来没有?定了就早点去把户口上了,孩子都不小了,好了,就写这些。顾衍之。”
信似乎念完了。
苏晚暗暗松了口气,正要折起信纸。
“后面好像还有一行小字?”
李素娟眼尖,指着信纸末尾,“写的啥?念念。”
苏晚心里一慌,刚才光顾着跳过肉干那段,没留意最后还有附加句。
没办法,她只能含糊地、飞快地念道:“那啥,要是得空,寄张你们娘仨的近照给我,平常样的就行。”
念完最后两个字,她的耳朵根唰地红了,赶紧把信纸塞回信封,低头假装专心喂怀里的糯米喝米汤,不敢抬头。
桌上安静了一瞬。
“咳。”顾铁生不自然地咳嗽一声,端起酒杯抿了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