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小翠和那个吃商品粮的对象,机械厂工人孙建国的订婚日子到了。
赵金花憋着一股劲,想把这场面撑起来,好歹不能比顾家龙凤胎的满月酒差太多。
她早早地就开始张罗,借桌椅,请厨子,虽然手头紧巴,但也尽力置办了几桌像样的酒菜。
订婚这天,苏家院里也热闹起来。
亲戚邻里陆续到来,赵金花穿着件半新的确良衬衫,脸上堆着笑,忙里忙外地招呼,只是那笑容底下总透着一丝强撑的虚浮。
苏小翠倒是打扮得格外光鲜,穿着红格子上衣,两条辫子梳得油光水滑,脸上抹了厚厚的雪花膏,坐在屋里,等着孙家人来。
苏大山作为亲爹,自然也得出面。他换上了干净衣服,沉默地帮着搬东西、招呼男客,眼神却时不时瞟向院外,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有亲戚打趣:“大山,马上又要当老丈人了,这回可是正经吃商品粮的女婿,高兴吧?” 苏大山只是含糊地“嗯嗯”两声,扯出一个勉强的笑。
顾家这边,李素娟和周氏作为本家亲戚,自然也得去露个面,随份礼。
苏晚因为孩子小,又刚出月子不久,便留在家看孩子。
顾铁生带着顾卫民和顾红秀去了。
宴席还没开始,院里就已经上演了好几出戏。
先是赵金花的娘家嫂子,一个嗓门极大的胖婶,拉着赵金花的手大声“夸赞”:“金花啊,你可真是好福气!小翠这丫头有出息,找了个端铁饭碗的!以后就能跟着享福了,再不用在地里刨食了!哪像有些人家,生再多娃,不还是土里扒拉吃的?”
这话指桑骂槐的意味太明显,周围瞬间安静了一下,赵金花脸上尴尬,连忙岔开话题。
接着是孙家那边来的一个远房亲戚,是个自来熟的老太太,逮着人就唠。
她拉着李素娟,上下打量着她带来的礼一包点心一块布,啧啧道:“他顾家婶子,你们家可是双喜临门啊!刚添了龙凤胎,这又赶上小姨子订婚。哎,听说你家那孙媳妇,生了孩子跟变了个人似的,俊得不得了?真的假的?”
李素娟心里不喜她这打探的口气,面上却笑着应付:“自家孩子,怎么看都好。今天可是小翠和建国的好日子。”
开席后,更是热闹。孙建国看起来是个老实巴交的年轻人,话不多,被一群半大小子围着灌酒,脸很快就红成了关公。
苏小翠在一旁看着,又是得意又是着急。
赵金花忙着给孙家来的贵客布菜,尤其巴结着孙建国的母亲,一个看起来颇为矜持的城里妇女。
那孙母穿着锃亮的皮鞋,小心翼翼地避免踩到地上的土,对满桌的农家菜似乎不太感兴趣,只勉强夹了几筷子清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