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深深看了她一眼,少女低垂的脖颈细腻,耳根却微微泛红。
她没再追问,只是将目光重新投向手中的针线,淡淡道:“试试也好。东西不糟践,就是持家的道理。”
这时,院门被轻轻叩响。
来的不是寻衅的,而是前院张奶奶,挎着个盖着蓝布的小篮子,脸上带着几分不好意思的笑:“他周婶,素娟,正忙呢?哎呦,晚丫头这又是鼓捣啥好吃的呢?”
寒暄两句张奶奶才道明来意,压低声音:“听说晚丫头前阵子腌的那辣萝卜条,滋味忒正!我那儿媳妇怀身子,就馋这口酸辣的,我老婆子脸皮厚,拿几个鸡蛋,能不能换一小碗给她甜甜嘴儿?”
她说着掀开蓝布,篮子里躺着五六枚圆滚滚的鸡蛋。
这已是腊八后第三拨悄悄来换腌菜的人了,李素娟没吭声看向婆婆。
周氏放下针线,沉吟了片刻。
她目光扫过那几枚鸡蛋,又看向张奶奶期盼的眼神缓缓开口:“老姐姐,乡里乡亲的,说啥换不换的。”
她朝苏晚示意了一下,“晚丫头,给你张奶奶装一碗尝尝。鸡蛋拿回去,家里不缺这个。”
语气虽淡,却自有一股不容推拒的威严。
苏晚应了声,麻利地去厨房,用干净的粗瓷碗装了大半碗红油鲜亮的萝卜条,又往上压了压。
张奶奶千恩万谢,几乎是被周氏赶着,最终也没留下鸡蛋,挎着篮子端着碗走了。
李素娟看着那碗没了萝卜条,小声嘀咕:“好歹是几个鸡蛋呢。”
周氏重新拿起针线,眼皮都没抬:“一点自家做的小菜,值当什么?眼下这光景,家里是非多,能舍出一点换个乡邻的情分,比那几个鸡蛋金贵。”
她顿了顿意有所指,“再说了,东西好了,人家自然念你的好。这名声,不就是这么一点点攒下来的?”
苏晚默默听着,心里明白。
周氏这是在用她自己的方式,一点点地修补顾家因她而受损的声誉,也是在为她这个孙媳妇日后在村里立足,悄无声息地铺着路。
这种不动声色的长远考量,让苏晚感到一丝微妙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