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弘毅主导的经济挤压,则让丰系相关的企业感受到了切肤之痛。虽然未能动摇其根本,但这种持续性的失血和麻烦缠身,有效地牵制了丰凯元派系的大量精力,使其无法全力应对林昊宇在政治层面的进攻。
“立”的萌芽:新枝吐绿,希望渐显
在“破”的同时,“立”的种子也开始悄然萌芽。
苏氏集团的项目尽管推进缓慢,但在林昊宇和唐文涛的努力下,毕竟没有被直接扼杀,技术层面的论证和谈判仍在持续。
苏梦瑶展现出了极大的耐心和战略定力,她并不急于求成,而是利用考察期间,广泛接触海天市真正的优秀企业和企业家,为苏氏集团未来在海天的长远布局打下基础,这也间接为林昊宇争取了本土实业派的好感。
更重要的是,王强的到来,给海天市沉闷的政坛带来了全新的气息。
他到任后,没有急于烧火,而是首先深入调研,熟悉情况,但其“林昊宇铁杆”的背景和反贪局长的身份,本身就具有极强的威慑力。
市纪委内部一些长期被边缘化、心怀正义的干部,开始主动向王强靠拢,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线索。
海天市的官场风气,似乎也随着这把高悬的“反贪利剑”而悄然发生着微妙的改变,那种肆无忌惮的氛围有所收敛。
暗流与危机:反扑在即,前路艰险
然而,平静的海面之下,暗流更加汹涌。
丰凯元派系在遭受初步打击后,迅速调整了策略。他们表面上对林昊宇的各项工作表示“支持”,但在具体执行中,却采取了更加隐蔽和高超的软抵制。文件流转“不小心”延迟,部门协调会议“总是”凑不齐人,需要的数据资料“正在整理”,用无尽的程序和官僚主义消耗着林昊宇团队的时间和精力。
“黑龙会”在遭受打击后,活动更加隐秘,其核心层指示手下暂时偃旗息鼓,转入地下,甚至主动舍弃了一些外围产业和人员,企图断尾求生。
同时,他们也在积极寻找林昊宇及其团队的弱点,酝酿着更恶毒的反扑。苏曼妮在招待所的任务失败后,并未放弃,仍在寻找新的机会。栾佩璋则加强了对政府办公室的控制,试图将文斌架空。
更令人担忧的是,来自省委副书记褚良国那边的压力开始显现。
周德明再次给曾海安打电话,语气“关切”地询问海天市近期“动作较大”是否会影响稳定,并委婉提醒要注意“保护干部积极性”。
林昊宇站在办公室窗前,俯瞰着这座城市。他知道,初步的胜利只是暂时撕开了一道口子,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对手的力量依然强大,并且变得更加狡猾和危险。他点燃的“三把火”,虽然照亮了前路,也使自己彻底暴露在了所有明枪暗箭之下。
但他依旧坚定,团队已然成型,利剑已然在手,无论前方是滔天巨浪还是万丈深渊,他都必将在这南海之滨,劈波斩浪,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