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旺脸上也露出了阴冷的笑容:“林昊宇啊林昊宇,你不是讲究程序正义吗?我就用你最看重的东西,给你挖个坑!等你那位高高在上的父亲看到,你的未婚妻家亲戚,在你的地盘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我看你怎么解释!瓜田李下,你摘得清吗?”
他仿佛已经看到,调研汇报会上,林昊宇面对首长质询时,那百口莫辩的狼狈模样。这种想象,让他感到一阵病态的快意。
调研前三天,一种极致的宁静与压抑感,笼罩在江州市上空。表面的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各项工作按部就班,但知情者都能感受到那平静水面下汹涌的暗流。
林昊宇在下班后,独自一人驱车来到了江边。暮色四合,江风带着湿冷的水汽扑面而来,吹动了他的衣角。他望着对岸璀璨的灯火和江面上往来船只的光影,目光深邃。
文斌悄悄来到他身后,低声道:“昊宇书记,您让我留意的事,有了一些发现。最近确实有几拨身份不明的人,在备选调研点附近拍照、询问,重点似乎是老旧小区和那所民工子弟学校。另外,省委筹备组那边,有个别工作人员在非正式场合,询问过苏氏集团在江州的投资情况,以及……苏总您未婚妻的一些家庭背景。”
林昊宇没有回头,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对手果然选择了这些方向进行攻击。
“知道了。”他平静地说,“继续观察,不要打草惊蛇。另外,帮我约一下省报的郑记者,明天上午,我想接受一个简短采访,谈谈江州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思路和面临的挑战。”
文斌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这是在主动设置议题,引导舆论关注点,同时也是在向外界展示坦然和自信。“好的,我马上安排。”
林昊宇内心独白:他们攻击我的所谓“政绩工程”,我就展示民生短板;他们暗示我“利益输送”,我就公开谈论发展与规范的关系;他们说我“霸道”,我就展现倾听与沟通。最好的防御,永远是进攻。在父亲到来之前,我要先下一城,掌握话语的主动权。
与此同时,在省委大院李宁国的办公室内,他正与刘旺进行着最后一次密谋。
“材料都通过各种渠道递上去了,反响如何,就看首长的关注点了。”李宁国抿了一口茶,语气看似平静,但眼神闪烁不定,“刘旺啊,这次我们是把身家性命都押上了,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刘旺连忙表忠心:“李书记,您放心!我这边也做了万全准备,只要有机会,我一定当面锣对面鼓地把问题捅出来!为了江州的长远发展,我个人受点委屈算什么!”
李宁国看了他一眼,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嗯,你有这个觉悟就好。记住,反映问题要站在公心立场,措辞要讲究,最好是引发领导的思考和追问,而不是直接指控。”
“明白,明白!”刘旺连连点头。
夜幕深沉,江州这座巨大的城市在灯火中缓缓呼吸。有的人在精心准备汇报,希望在首长面前展现最佳状态;有的人在暗中串联,准备发出致命一击;有的人则在冷静观察,等待着暴风雨的来临。
林昊宇回到办公室,再次审阅着明天采访的提纲。窗外的霓虹灯映在他坚毅的侧脸上。他知道,真正的考验即将开始。这场围绕调研展开的博弈,不仅关乎他个人的政治前途,更关乎江州未来的发展道路,关乎他能否真正实现“涤荡污泥浊水”的抱负。
山雨欲来风满楼,而他是那艘决心穿越风暴的航船船长,目光坚定,已然望见了远方雷云中隐约透出的、代表着希望与胜利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