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虎啸云海之红途 > 第191章 规划之争藏机锋 学术论战启序幕

第191章 规划之争藏机锋 学术论战启序幕(2 / 2)

“是,我明白了。”文斌点头,随即又汇报了另一件事,“另外,林市长,最近省里和京城的一些经济类报刊、学术论坛上,出现了一些文章和讨论,观点比较……新颖。”

“哦?什么观点?”林昊宇挑眉。

文斌思考了一会儿,然后谨慎地说道:“这里主要探讨的是内陆地区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问题。”他略微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有些学者持有这样的观点,他们认为内陆地区不应该盲目地去追求那些所谓‘高大上’的高科技产业。特别是那些技术壁垒高、风险大的前沿领域,更不应该成为内陆地区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文斌的语气变得更加严肃起来,“相反,这些学者主张内陆地区应该立足自身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优先发展一些特色农业、资源深加工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等。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稳扎稳打,逐步积累发展的经验和实力,避免过度追求高端产业而导致的好高骛远现象。同时,也能够有效避免因资源过度集中于少数高端产业而造成的巨大资源浪费和社会风险。”

说到这里,文斌稍微犹豫了一下,似乎在斟酌用词,“他们的观点……似乎对某些地方集中资源押注少数高端产业的做法,提出了一种比较隐晦的批评。”

林昊宇的眼神瞬间锐利起来。他走到书架前,抽出几本最新的经济期刊,快速翻阅着,果然看到了一些持类似论调的文章,作者都是在经济学界有一定影响力的学者。

“查到这些学者背后的资助来源了吗?”林昊宇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还在查,但其中几位,与京城的一些基金会关系密切,而那些基金会……据说与四大家族,尤其是沈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斌低声回答。

林昊宇冷哼一声,将期刊丢回桌上。“舆论造势,学术包装?沈子良倒是懂得与时俱进。这是想在理论和舆论上,先给我扣上一顶‘好大喜功’、‘脱离实际’的帽子,为他们那个产业园的‘必要性’和我们的‘潜在风险’做铺垫。”

林昊宇内心独白(冷冽): 手段确实比刘旺之流高明多了。不再局限于地方上的小动作,开始试图影响更高层面的认知和风向。看来,之前的敲打,让他们意识到了必须提升博弈的层级。

他沉吟片刻,对文斌吩咐道:“不必直接反驳,那样反而落了下乘。你联系一下省委政策研究室和发改委的笔杆子,还有我们江州本地的专家学者,特别是那些熟悉本地情况、支持我们发展路径的。请他们从‘内陆地区如何抓住产业变革机遇’、‘科技创新与特色发展并行不悖’、‘重大项目风险管控的江州实践’等角度,撰写一批有分量的理论文章和调研报告,在更高级别的报刊和内部参考上发表。我们要用更扎实的理论、更翔实的数据、更成功的案例,来正本清源!”

“是!”文斌凛然应命,意识到这已不仅仅是一场项目之争,更是一场关乎江州发展道路的话语权之争。

就在林昊宇运筹帷幄,应对来自学术和舆论层面的暗流时,一个他意想不到的人,通过苏梦瑶,递来了想要私下见面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