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格里,放着一个黑色的防水袋。秦风小心地取出,打开,里面是几本厚厚的、看起来有些年头的笔记本,以及一个U盘。
他随手翻开一本,里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时间、地点、人物代号、金额、以及一些隐晦的消费项目描述……虽然用了代号,但结合之前掌握的信息和部分真名,其内容触目惊心!
“找到了!”秦风眼中精光爆射,紧紧攥住了这几本账册。这就是足以撬动整个江州官场地震的关键证据!
“立即通知技术部门,进行证据固定和数据恢复!所有涉案人员,全部带走,分开羁押,连夜审讯!”秦风压抑着内心的激动,沉声命令。
他知道,拿到账本只是第一步,如何破解其中的密码,如何将代号与真实人物对应起来,如何形成完整的、无可辩驳的证据链,将是接下来更严峻的挑战。而且,对手绝不会坐以待毙。
果然,就在秦风带队押解着主要嫌疑人、带着关键证据返回市局的同时,针对他和林昊宇的“麻烦”也接踵而至。
先是网络上开始出现一些匿名的帖子,含沙射影地指责秦风“滥用职权”、“执法粗暴”、“办人情案”,甚至暗示其与某些“女企业家”关系暧昧。虽然内容空洞,但传播速度极快,明显是有组织的水军行为。
紧接着,市委宣传部部长陆文渊,亲自给林昊宇打来电话,语气“关切”地表示:“昊宇同志,最近网上有些关于秦风同志的不太好的言论啊,虽然我们知道是谣言,但影响毕竟不好,你看是不是让秦风同志暂时回避一下,等风波过去再说?”
这看似好心的建议,实则包藏祸心,是想借舆论压力迫使秦风停职,中断调查。
林昊宇拿着电话,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文渊部长,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秦风同志正在侦办重要案件,这个时候让他回避,才是真正的不负责任,也会寒了一线干警的心。对于网络谣言,我相信宣传部有能力和责任做好舆情引导和真相澄清工作。如果发现是有组织的诽谤,公安机关也会依法追究责任。”
一句话,将陆文渊的“建议”顶了回去,并且反将一军。
挂断电话,林昊宇眼神冰冷。对手的反扑,比他预想的还要快,还要没有底线。但这恰恰说明,他们害怕了,他们已经慌了阵脚。
他走到办公桌前,拿起那份资产流向报告,又看了看文斌刚刚送来的、关于网络水军初步追踪到的一些Ip地址信息(部分指向与罗建成有关联的文化公司)。
两条线,两个战场,证据与反扑,正在激烈碰撞。
林昊宇知道,决战的时刻,越来越近了。他拿起笔,在一张便签上写下几个字:
“扩大审计范围,彻查城建投历年项目。”
他要将“马路拉链”背后的黑洞,彻底暴露在阳光之下。同时,他也要为秦风顶住所有明枪暗箭,让这把出鞘的利剑,能够毫无后顾之忧地,斩向最后的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