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这些问题虽然可能不至于让他马上步韩博森的后尘,但足以彻底终结他的政治生涯。一旦坐实,撤职查办是必然结局。
谈话结束后,高宏失魂落魄地回到办公室,瘫坐在椅子上,久久不动。他知道,自己完了。他现在唯一的指望,就是背后的李宁国副书记还能不能保住他,或者至少,让他体面地下台。
而此刻,在省城,李宁国副书记也得知了云海县调查的初步结果。他坐在办公室里,脸色阴沉得可怕。高宏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高宏出事,他脸上无光,甚至可能引来不必要的联想。但面对确凿的证据和省纪委(其背后很可能是庄卫东的意志)的强势,他知道硬保高宏已经不可能,甚至可能引火烧身。
他沉思良久,最终拿起电话,拨通了庄卫东办公室……
几天后,一份关于云海县委书记高宏同志存在违纪问题、不宜再担任现职的建议报告,摆在了省委书记庄卫东的案头。报告来自省纪委,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庄卫东看完报告,沉吟片刻,又和朱安邦省长通了气。两人很快达成共识。
很快,省委做出决定:免去高宏同志云海县委书记职务,另行安排工作(实为冷处理)。同时,任命县长郑国栋同志暂时主持云海县委全面工作。
这个消息宣布后,云海官场不少人暗自拍手称快。郑国栋深感责任重大,同时也感激组织(以及幕后推动的林昊宇)的信任,他下定决心要彻底扭转高宏留下的不良风气,切实抓好云海县的发展。
而这一切,似乎都在林昊宇的预料和推动之中。他利用省纪委的职权,巧妙地拨动了云海县的棋局,为信任的同志扫清了障碍,也为自己日后可能的回归埋下了伏笔。
然而,就在云海县风波看似平息之际,林昊宇接到了陈峰书记的一个电话。陈峰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意味:
“昊宇,云海县的工作告一段落,你做得很好,迅速厘清了问题,稳定了局面,也给了省委调整班子提供了充分依据。”陈峰先是肯定了工作,随后话锋微转,“关于韩博森案,中央纪委专案组的工作正在深入推进,其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目前阶段,还是由中央纪委主导更为合适。我们省纪委的任务,是继续立足本省实际,巩固好已有的反腐成果,维护发展稳定大局。”
林昊宇认真听着,他敏锐地捕捉到陈峰话里的含义——省委或许出于全局平衡的考虑,决定暂缓沿着韩博森的线索在省内进一步深挖,至少目前阶段不宜由省纪委主动掀起新的巨大波澜。
“请陈书记放心,第八监察室坚决服从省委和省纪委的部署。”林昊宇立刻表态。
“很好。”陈峰的语气缓和了一些,“不过,韩博森案也暴露出我们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还存在薄弱点。下一步,你们第八监察室要着眼于‘防未病、治已病’,可以考虑对工程建设、土地出让等领域开展一轮专项的预防和监督调研,重点是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尤其是之前问题反映比较集中的地区。这其中,也可能会发现一些新的线索,但要把握好度和节奏,一切以维护全省稳定发展为前提。”
林昊宇心领神会。陈峰的话看似是安排常规工作,实则给出了下一步的行动方向和界限:调查可以继续,但要以“调研”、“预防”和“完善制度”的名义进行,重点从“刨根问底查案”转向“查找漏洞、形成震慑”,而且必须严格控制范围和影响。这既是对他办案能力的继续借重,也是一种保护性的约束。
“明白,陈书记。我们会立刻研究制定针对性的监督调研方案,特别是对之前反映问题较多的地区和领域,进行一轮‘回头看’,着重从制度层面提出建议,防微杜渐。”林昊宇准确地回应了领导的意图。
放下电话,林昊宇沉思片刻。他明白了高层的考量。韩博森倒台留下的权力真空和引发的震荡,需要时间来处理和平衡。此刻,稳定压倒一切。而对刘旺,或许高层另有布局和考量,暂时不动他,不等于永远不动,也可能是为了等待更合适的时机,或者需要他暂时维持某个领域的稳定。
“也好。”林昊宇目光深邃地望着窗外,“刘旺,就让你再在那个位置上多待一段时间。正好,我也需要时间更好地布局,更扎实地积累。等将来到了江州,我们的较量,才算真正开始。”
他嘴角勾起一丝冷峻而期待的弧度。他知道,暂时的平静之下,是更深层次的暗流涌动。而他和他第八监察室的利剑,只是暂时收敛了锋芒,并未归鞘。他们在等待,等待下一个更好的出鞘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