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昊宇立刻微微躬身问好:“阿姨您好,打扰了。” “哎呀,不打扰不打扰,快请坐。”孙雅茹热情地招呼着,眼神迅速而仔细地掠过林昊宇的全身,从他挺拔的身姿、俊朗的容貌到沉稳从容的气度,眼中不禁流露出几分显而易见的欣赏,“常听晓璇说起你,说你在云海干得特别出色,年轻有为,今天一看,果然是一表人才。”
她的夸奖直接而真诚,带着长辈的慈爱,让林昊宇略微有些不好意思,连忙谦逊道:“阿姨您过奖了,都是晓璇记者谬赞,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年轻人懂得谦虚是好事情。”孙雅茹笑着点头,越看越是满意。她早就从女儿偶尔的提及和丈夫的只言片语中,对这个创造了“云海奇迹”的年轻人充满了好奇。今日一见,其外表、谈吐和气质都远超她的预期,心中不由得暗暗思忖,若是女儿能和这样的年轻人多接触,实在是件好事。她热情地说道:“你们先坐,老朱他马上就来。我去看看汤好了没有,今晚尝尝阿姨的手艺。”说着,又对林昊宇和蔼地笑了笑,才转身走向厨房方向。
这时,从书房方向传来一个温和而略带威严的声音:“晓璇,是昊宇同志来了吗?”
只听书房门轻响,一个身影走了出来。林昊宇立刻站起身。
来人约莫五十多岁年纪,身材保持得极好,未见丝毫发福,挺拔如松。他穿着一件深蓝色的羊绒家居服,面料考究,剪裁合身,显得既舒适又不失体面。面容清癯,额头宽阔,眼角有着几道深邃的鱼尾纹,却更添沉稳之气。鼻梁高挺,嘴唇抿成一条略显严肃的直线,但此刻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冲淡了那份天然的威仪。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眼睛,深邃有神,目光沉静温和,仿佛能包容万物,但仔细看去,那温和之下却透着洞悉世事的清明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仿佛只一眼便能将人里外看个通透。他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两鬓染着些许霜白,非但不显老态,反而更衬出几分儒雅和历经沉淀的权威感。他步伐沉稳,每一步都迈得从容不迫,带着一种长期居于高位所形成的独特气场,无需言语,便已掌控了整个客厅的氛围。
他主动伸出手,笑容温和地开口,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带着一种让人不自觉信服的力量:“昊宇同志来了,坐,快请坐。早就听晓璇提起过你,年轻有为啊。这次在党校的论文,观点很新颖,胆子也不小嘛。
随着话音,一个穿着家常便服、面带微笑的中年男子走了出来。不是省长朱安邦又是谁?
林昊宇尽管已有心理准备,此刻真正见到,心下仍是微微一震。他立刻上前一步,姿态恭敬而不失分寸:“朱省长,您好!我是林昊宇。没想到是您……”
朱安邦朗声一笑,主动伸出手与他相握:“呵呵,冒昧让晓璇用这种方式请你来,没吓到你吧?快请坐。在家里,没什么省长,就是一顿家常便饭,随便聊聊。”
朱晓璇在一旁调皮地补充道:“正式介绍一下,林昊宇同学,这位是我爸。爸,这就是我跟你提过好几次的,那个特别能折腾、也特别厉害的林昊宇书记,现在是林主任啦!”
她这番活泼的介绍,瞬间冲淡了初次在省长家中见面的拘谨气氛。
林昊宇连忙道:“晓璇记者过奖了。省长,非常感谢您的邀请,真是让我受宠若惊。”
“不要惊,也不要宠。”朱安邦笑着摆摆手,示意他在沙发上坐下,“是我看了你那篇关于经济与纪检融合的论文,很有些启发,就想着听听你当面聊聊。正好晓璇说你学习结束了,就让她把你请家里来,比在外面吃饭清净自在。”
晚餐就在家中的餐厅进行。菜肴是家常菜,但十分精致可口,显然花了心思。孙雅茹不停地用公筷给林昊宇夹菜:“昊宇,尝尝这个红烧肉,我们家的招牌菜。”“这个青菜很新鲜,多吃点。” 她的热情让林昊宇倍感温暖,连连道谢。 席间,朱安邦考察林昊宇的见解时,孙雅茹也会微笑着倾听,不时点头,看向林昊宇的目光愈发慈爱和赞赏。当林昊宇说出一些精彩观点时,她甚至会下意识地看一眼自己的女儿,眼神中带着鼓励和暗示的意味。
朱晓璇被母亲看得有些不好意思,娇嗔地低叫了一声:“妈~您吃饭呀,老看我们干嘛。” 孙雅茹这才笑着收回目光,但对林昊宇的喜欢已经溢于言表。
席间,朱安邦的谈话艺术高超,看似闲聊,从林昊宇在云海的工作问到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看法,再问到党校学习的收获,每一个问题都在不经意间考察着林昊宇的思维、眼界和性情。
林昊宇谨慎应对,回答既实事求是,又充满建设性,不卑不亢,展现出了与年龄不符的沉稳和见识。
朱晓璇则在一旁巧妙地活跃气氛,时而插科打诨,时而给林昊宇的精彩观点“点赞”,眼神中不乏欣赏之色。
“庄书记很有魄力啊,让你去纪委闯一闯。”朱安邦似不经意地提了一句。 林昊宇心中了然,这是关键试探,沉稳应答:“革命工作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我一定努力学习,尽快适应新岗位。”
晚餐结束后,孙雅茹又端来水果,并对起身告辞的林昊宇再三叮嘱:“昊宇啊,以后在省城工作,没事就常来家里吃饭,阿姨给你做好吃的。工作再忙,也要注意身体。” “谢谢阿姨,您的手艺真好。我一定常来叨扰。”林昊宇真诚地道谢。
孙雅茹看着林昊宇,又看看女儿,脸上的笑容愈发欣慰。
林昊宇看看时间比较晚了,跟朱安邦告辞,朱安邦亲自将林昊宇送到门口,拍了拍他的肩膀:“昊宇啊,以后到了省里工作,常来坐坐。年轻人,思路活,多交流有好处。”
这句话,意味深长。
走在静谧的大院里,林昊宇回首望了一眼那栋亮着温暖灯光的小楼,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今晚这场“意外”的家宴,其份量远超一顿饭本身。
感谢书友大漠留情,爱吃新地三鲜的阿光,还有其他一路追更来的朋友,我一时记不住名字,请跟着互动一下。
尤其大漠留情我记得从这部小说开始创作。他就一路追更,并且给提出来很多宝贵意见,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