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西山,一处幽静却不失威严的四合院。 林昊宇的父亲林卿海,正坐在书房里,翻阅着最新一期的《国内动态清样》(内参的一种)。他的目光停留在其中一页,标题是《江东云海县创新机制打破“软抵抗”,营商环境优化见实效》,撰稿人:林小婉。 文章客观报道了云海县近期在招商引资、打破行政壁垒方面的具体做法和初步成效,虽未提及林昊宇的名字,但“云海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的锐意进取形象跃然纸上。
林卿海的脸上看不出太多表情,只是端起桌上的紫砂杯,轻轻呷了一口茶。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对坐在对面沙发上翻阅军事杂志的王婉儿道:“小婉这篇文章,写得有点火候了。云海那边,动静不小。”
王婉儿头也没抬,语气淡然:“雏鹰总要自己扑腾几下翅膀,摔几个跟头,才能飞得高。只要大方向没错,由他去。” 林卿海微微颔首,不再多言。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已是他表达高度肯定的方式。
同一时间,京城另一处私密会所内。 四个气质不凡的中年男人正在打麻将。正是叶家的叶子轩、沈家的沈子良、冯家的冯灯包、陈家的陈逸风。这四位父辈曾与林卿海博弈多年的对手,如今也已是各自家族的中坚力量。
“听说了吗?林家那个宝贝疙瘩,在江东一个小县城里,搞得风生水起啊。”冯灯包打出一张牌,状似无意地提起。
“哼,小打小闹。不过是仗着林家的牌子,
沈家的沈子良推了推金丝眼镜,笑得像只狐狸:“子轩兄话别说得太满。我侄女婉婉刚跟着周远航从云海调研回来,对那位小林县长可是赞不绝口啊,夸他既有闯劲又有章法。周远航看样子是打算扶他上位了。”
“哦?婉卿侄女眼光可是高的很呐。”陈家的陈逸风来了兴趣,“能得她一句夸,看来林家这小子是真有点东西,不是个单纯的纨绔。”
沈子良摸着一张牌,意味深长地说:“林卿海倒是好算计,把这把最锋利的刀放到基层去淬火。真要让他成了势,将来又是我们各家小辈的劲敌啊。”
叶子轩将牌重重拍在桌上:“那就让他成不了势!一个县城而已,有的是办法让他栽跟头!听说刘旺跟他不对付?”
沈子良笑了笑,不置可否:“看看再说,看看再说。不过,给年轻人制造点麻烦,让他知道知道天高地厚,总是没错的。”
牌局继续,轻描淡写的几句话间,一股针对云海、针对林昊宇的暗流,已开始在无人察觉的层面悄然涌动。
云海县县长办公室。
林昊宇接到了妹妹林小婉打来的电话。 “哥!你猜怎么着?我写云海的那篇内参,好像引起点小反响哦!”林小婉的声音透着兴奋,“我听说,不仅爸看到了,好像‘那边’也有人注意到了。”
“那边?”林昊宇眉头微蹙。 “就是叶家、沈家那几位呗。”林小婉压低声音,“哥,你可得小心点。你风头越劲,盯着你的人就越多。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啊!”
“我知道了。放心吧,我心里有数。”林昊宇沉声回答,目光投向窗外。 城市的远方,天际线上阴云缓缓汇聚,似乎正在酝酿着一场新的风暴。 他知道,脚下的路,才刚刚开始。前方的阻力,将来自四面八方,但也必将更加波澜壮阔。
感谢一路走来陪伴朱氏春秋的所有朋友。今天这本书正在推荐中,也希望大家点开读书页面,右上角三个点。点开后又下方出现五个五角星,给全部点上,如果能再发个评论就更好了。
您的支持就是朱氏春秋写作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