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里很清楚,刘旺的“程序铁幕”虽然没有直接出现在这次的考察中,但却以另一种更为隐蔽的方式发挥着作用。它不再仅仅是阻碍审计工作的进行,而是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渗透到了日常的行政执行层面。
这种“软抵抗”让林昊宇感到十分棘手。它不像明显的阻碍那样容易被察觉和解决,而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营商环境的信心。投资者们可能会因为这种潜在的阻力而对项目产生犹豫,甚至放弃投资。
林昊宇深知,要打破这层“软抵抗”并非易事,但他决心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
“国栋书记,你都看到了。”林昊宇对郑国栋说,“对手换打法了。他们现在比的是‘内功’,是想用这种无处不在的‘不确定性’和‘低效率’来拖垮我们,吓跑投资商。”
郑国栋面色凝重:“是啊,这种软刀子,更难对付。我们必须尽快拿出对策。”
“两个方面。”林昊宇迅速决策,“第一,立刻整顿内部!由你牵头,组织所有涉及项目审批、监管的部门,进行为期三天的业务强化培训和政策梳理!要求他们对所有常用法规、标准、流程必须烂熟于心,回答企业咨询时必须清晰、准确、自信!谁再含糊其辞、业务不精,就问责谁!” “第二,”他目光锐利,“看来,和市里某些部门的‘沟通’,需要更直接一些了。”
他所说的“沟通”,自然不是普通的工作汇报。
当天晚上,林昊宇拨通了市委书记宋敬坤的电话,他没有抱怨,而是以一种汇报进展、请求支持的口吻说道:
“宋书记,向您汇报一个好消息。我们引进的清源生物科技项目,创始人刚带队完成了考察,对云海的生态环境和发展理念非常认可,投资意向很强。”
“但是,”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略显沉重,“考察过程中,对方也流露出一些担忧,主要是担心我们县级层面在一些非常专业的技术标准执行和审批效率上,可能无法完全满足他们这类高科技企业的苛刻要求。这也反映了我们自身存在的能力短板。”
“所以,我想恳请市委能不能给予一些支持?比如,能否请市委办或市政府办协调一下,组织市环保局、安监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的业务专家,近期到云海来搞一次‘送服务下乡’活动,专门针对清源生物这类高科技项目的准入标准和要求,对我们的干部进行一次精准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同时也算是对我们云海招商引资工作的一种现场支持。”
这番话,说得极其漂亮。把对方的“软抵抗”和“故意制造不确定性”的问题,巧妙包装成了“自身能力不足需要上级帮助”,同时把“拆台”的市局部门,变成了被请求来“帮忙”的力量。
如果宋敬坤协调成功,市局专家下来指导,就等于用市委的权威,强行统一了标准和口径,刘旺的人再想暗中作梗就得掂量掂量。
如果协调不成,那责任也在市局部门不支持区县工作,宋敬坤自然会有看法。
这是一步以退为进、借力打力的妙棋。
宋敬坤在电话那头沉默片刻,显然明白了林昊宇的深层意图,不由暗赞这小子的政治智慧。 “嗯,企业有担忧是正常的,我们能做的就是补齐短板,优化环境。你这个请求很合理,我会让市委办去协调落实。专家服务团应该很快就能下去。”
“太感谢宋书记了!”林昊宇真诚地道谢。
挂掉电话,林昊宇稍稍松了口气。他知道,这只是扳回了一城,远未到胜利的时候。
刘旺绝不会坐视清源生物顺利落地。更激烈的较量,一定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