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深夜的视频通话
凌晨一点的月光,像一匹被揉碎了的、泛着冷白光泽的绸缎,悄无声息地从厚重的窗帘缝隙里溜进来,在林晓妍摊满书本的书桌上投下一道细长而朦胧的光影。空气里弥漫着浓郁的咖啡香和纸张陈旧的油墨味,混合成一种独属于深夜苦读的、既疲惫又紧绷的气息。
林晓妍的指尖在键盘上悬停了许久,最终还是无力地垂落,重重地按在了桌面上。“啪嗒”一声轻响,在这万籁俱寂的深夜里显得格外清晰,像是打破了某种脆弱的平衡。她仰起头,望着天花板上那盏已经有些陈旧、边缘积了薄灰的吸顶灯,只觉得太阳穴突突地跳着,像是有无数根细小的针在同时扎着,酸胀感顺着脊椎一路蔓延到后颈,让她忍不住皱紧了眉头。
今天已经是她为那场至关重要的资格证考试连续熬夜的第三个晚上了。书桌上,那本蓝色封面的《高级宏观经济学》被翻到了第328页,密密麻麻的笔记和彩色的荧光标记像一张复杂的网,将那些晦涩难懂的理论公式包裹其中。而此刻,那个关于“理性预期与通货膨胀的动态不一致性”的知识点,就像一块顽固不化的礁石,横亘在她的学习航线上,无论她怎么努力,都无法顺利绕过。
她重新低下头,强迫自己将视线聚焦在那几行扭曲的文字上。可是,大脑却像是被注入了铅液,沉重得转不动,那些原本还算熟悉的专业术语,此刻在她眼里变成了一堆毫无意义的乱码,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拼凑出完整的逻辑。
“该死……”林晓妍低声咒骂了一句,烦躁地抓了抓自己的头发。原本柔顺的长发此刻因为她的动作变得有些凌乱,几缕碎发贴在额头上,被台灯的光线映照出一圈毛茸茸的金边。她拿起桌边早已凉透的咖啡,猛地灌了一大口,苦涩的液体刺激着味蕾和喉咙,却丝毫没能让混沌的大脑清醒过来,反而让胃部泛起一阵隐隐的不适。
她的目光不自觉地飘向了手机。屏幕是暗的,静静地躺在书本旁边,像一块沉默的黑曜石。她知道,这个时间点,顾宇轩应该早就睡了。他最近在忙着一个重要的项目,每天都要加班到很晚,回到家估计倒头就能睡着,肯定没有精力再陪她讨论这些枯燥的经济学理论。
可是……那个知识点真的太难了。她已经对着书看了快两个小时,画了无数张思维导图,甚至把相关的案例都翻出来重新分析了一遍,却还是像隔着一层磨砂玻璃,始终看不透核心。那种挫败感像潮水一样涌上来,几乎要将她淹没。
林晓妍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轻轻摩挲着,心里像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声音说:“别打扰他了,他那么累,你应该懂事一点。”另一个声音却在反驳:“可是你真的搞不懂啊,再这样耗下去也是浪费时间,说不定他一句话就能让你茅塞顿开呢?”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墙上的挂钟“滴答滴答”地走着,每一声都像是在催促着她做决定。书桌上的台灯发出轻微的电流声,灯光下,她的影子被拉得很长,投射在冰冷的墙壁上,显得有些孤单。
最终,求知欲还是战胜了理智。林晓妍深吸了一口气,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解锁了手机屏幕。屏幕亮起的瞬间,柔和的光线照亮了她略带疲惫却依旧清秀的脸庞。她点开微信,找到那个置顶的、备注为“顾先生”的对话框,手指在输入框上犹豫了许久,才慢慢敲下一行字:“在吗?有个经济学的知识点想请教你一下,要是你睡了就明天再说。”
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林晓妍却立刻后悔了。她觉得自己太任性了,明明知道顾宇轩很累,还在这么晚的时候给他发消息。她甚至已经准备好了等他明天早上醒来回复,然后再满怀歉意地说声“不好意思打扰了”。
她将手机屏幕朝下扣在桌面上,试图将注意力重新拉回到书本上。可是,心脏却像是揣了一只小兔子,“砰砰砰”地跳个不停,根本无法集中精神。她的耳朵不自觉地竖了起来,仔细听着周围的动静,生怕错过手机的提示音。
就在她以为顾宇轩肯定已经睡熟了的时候,“叮咚”一声清脆的微信提示音突然在寂静的房间里响起。林晓妍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抓起手机,屏幕上赫然显示着“顾先生”发来的消息,而且是秒回:“还没睡,刚洗漱完准备躺下。什么知识点?发过来我看看。”
看到“秒回”这两个字,林晓妍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一股暖流瞬间从心底涌遍全身。她原本紧绷的神经莫名地放松了一些,连带着太阳穴的胀痛感似乎都减轻了几分。
她赶紧将那道困扰了她许久的题目拍照发了过去,然后又补充了一句:“就是这个‘理性预期’的部分,我总觉得自己理解得不够透彻,案例分析也有点混乱。”
消息发出去后,林晓妍握着手机的手指微微有些颤抖,既期待又紧张。她看着屏幕上“对方正在输入”的提示,感觉时间像是被放慢了一样,每一秒都变得格外漫长。
没过多久,手机屏幕突然亮了起来,伴随着一阵急促的铃声——不是微信消息提示音,而是视频通话请求。
林晓妍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顾宇轩会直接打视频电话过来。她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自己凌乱的头发和皱巴巴的睡衣,深吸一口气,才按下了接听键。
屏幕瞬间被照亮,顾宇轩的脸出现在了画面里。
他应该是刚洗完澡,头发还湿漉漉的,有些凌乱地贴在额头上,几缕发丝垂下来,遮住了他饱满的额头。身上穿着一件宽松的灰色棉质睡衣,领口有些随意地敞开着,露出一小片白皙的皮肤和清晰的锁骨。他的脸上带着一丝刚睡醒般的慵懒,眼睛里还有些未褪尽的睡意,眼神却依旧温柔,像深夜里平静的大海,能够包容她所有的不安和烦躁。
“怎么回事?打字说不清楚吗?”顾宇轩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一丝刚睡醒的沙哑,却依旧清晰而温暖,像羽毛一样轻轻拂过林晓妍的心头。
林晓妍看着屏幕里的他,原本到了嘴边的问题突然有些说不出口了。她觉得自己有点过分,这么晚了还打扰他休息,让他特意打视频电话过来。“我……我就是觉得打字可能说不太清楚,怕你看不懂我想问什么。”她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避开了屏幕里顾宇轩的目光,手指紧张地绞着睡衣的衣角。
“傻丫头,”顾宇轩低笑了一声,那笑声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一种令人安心的魔力,“有什么不懂的就问,跟我还客气什么。把书拿起来,翻到你不懂的那一页,指给我看。”
他的语气自然而亲切,没有丝毫的不耐烦,瞬间打消了林晓妍的顾虑。她重新抬起头,拿起桌上的《高级宏观经济学》,将书对着摄像头,翻到第328页,用手指着那个让她头疼不已的知识点:“就是这里,‘理性预期与通货膨胀的动态不一致性’,还有后面这个央行政策的案例,我总觉得逻辑有点绕。”
顾宇轩的目光聚焦在屏幕里的书本上,眉头微微蹙起,认真地看了起来。房间里的光线有些暗,他似乎有些看不太清楚,于是稍微调整了一下手机的位置,将屏幕凑近了一些。林晓妍看着他专注的侧脸,心里暖暖的。灯光勾勒出他清晰的下颌线,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方投下一小片阴影,显得格外好看。
过了几分钟,顾宇轩才抬起头,看向屏幕里的林晓妍,语气认真地说:“这个知识点确实是宏观经济学里的一个难点,主要是涉及到预期和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很容易绕进去。我先给你梳理一下核心逻辑,你听仔细了。”
他顿了顿,组织了一下语言,然后开始耐心地讲解起来。“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理性预期’。理性预期是指经济主体在做出决策时,会充分利用所有可获得的信息,包括对经济变量的过去值、当前值以及未来变化趋势的预期,来形成对未来的判断。也就是说,人们不是盲目地进行预期,而是会根据已有信息进行合理的推断。”
顾宇轩的讲解条理清晰,逻辑缜密,他没有像教科书那样照本宣科,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那些晦涩的理论一点点拆解开来。他还时不时地结合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比如人们对房价、股价的预期如何影响他们的消费和投资决策,让林晓妍更容易理解。
林晓妍听得很认真,她紧紧盯着屏幕里的顾宇轩,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每当顾宇轩讲到一个关键点时,她都会下意识地点点头,或者在笔记本上快速地记录下来。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她也会及时打断顾宇轩,提出自己的疑问。
“那……这个‘动态不一致性’又是怎么回事呢?”林晓妍指着书本上的另一个关键词,疑惑地问道。
顾宇轩耐心地解释道:“动态不一致性,简单来说,就是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根据当前的情况制定了一个最优政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政策执行到某个阶段时,政府会发现,如果改变原来的政策,可能会得到更好的结果,于是就有了改变政策的激励。这种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不一致性,就叫做动态不一致性。”
为了让林晓妍更好地理解,顾宇轩还特意举了一个关于央行货币政策的例子。“比如,央行的目标是实现低通货膨胀和稳定的经济增长。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央行可能会宣布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2%以下。公众相信了央行的承诺,形成了较低的通货膨胀预期,并据此调整自己的工资和价格水平。但是,当经济运行一段时间后,央行可能会发现,如果稍微提高一点通货膨胀率,就能刺激经济增长,降低失业率。在这种情况下,央行就有了违背承诺、提高通货膨胀率的激励。这就是货币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
顾宇轩一边讲解,一边用手指在屏幕上比划着,试图将抽象的逻辑关系变得更加直观。他的眼神专注而认真,偶尔会因为思考而微微眯起眼睛,像一只正在捕捉猎物的猫咪,可爱又迷人。
林晓妍聚精会神地听着,大脑飞速地运转着,将顾宇轩讲解的内容一点点消化吸收。原本像一团乱麻的知识点,在他的梳理下,渐渐变得清晰起来。她感觉自己像是在黑暗中找到了一盏明灯,终于看到了前进的方向。
“听懂了吗?”顾宇轩讲解完一个重要的逻辑节点后,停下了话语,关切地问道。他的目光透过屏幕,温柔地注视着林晓妍,眼神里充满了耐心和期待。
“嗯,听懂了一点了!”林晓妍用力地点点头,脸上露出了一丝兴奋的笑容,“谢谢你啊宇轩,你这么一讲,我感觉思路清晰多了。原来这个‘动态不一致性’是这么回事,我之前一直把它想得太复杂了。”
看到她终于有所领悟,顾宇轩的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的眼睛弯成了两道好看的月牙,里面闪烁着温柔的光芒,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星。“那就好,”他笑着说,“其实这些理论听起来很难,但只要抓住了核心逻辑,用生活中的例子去类比,就很容易理解了。”
他顿了顿,又继续讲解起后面的案例分析。“你看这个央行政策的案例,其实就是我们刚才聊到的动态不一致性的一个具体应用。你可以试着从公众和央行两个角度来分析他们的决策过程,看看他们的预期和行为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林晓妍按照顾宇轩的提示,重新审视着那个案例。这一次,她不再像之前那样一头雾水,而是能够清晰地看到案例中各个经济主体的决策逻辑和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她一边看,一边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时不时地抬起头,和屏幕里的顾宇轩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顾宇轩很耐心地听着她的分析,每当她遇到困难或者思路跑偏的时候,他都会及时地给予引导和纠正。他没有直接告诉她答案,而是通过提问的方式,启发她自己去思考,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教学方式让林晓妍感觉很舒服,也让她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刻。
不知不觉中,时间已经过去了将近一个小时。窗外的月光依旧清冷,房间里的灯光却显得格外温暖。书桌上的咖啡早已彻底凉透,林晓妍却丝毫没有察觉,她的注意力完全被屏幕里的顾宇轩和书本上的知识点吸引了。
当顾宇轩帮她把最后一个难点讲解清楚时,林晓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下来。她合上书本,看着屏幕里的顾宇轩,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太好了宇轩,我终于全部搞懂了!真的太谢谢你了,要是没有你,我今天晚上估计得对着这本书熬到天亮了。”
顾宇轩看着她如释重负的笑容,心里也十分开心。他抬手揉了揉自己的头发,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却依旧温柔:“不客气,能帮到你就好。以后有什么不懂的,随时都可以问我,不用不好意思。”
他的目光在屏幕里仔细地打量着林晓妍,注意到她眼底淡淡的黑眼圈和掩饰不住的疲惫,心疼地说:“你看你,又熬这么晚。眼睛都红了,快别学了,赶紧洗漱睡觉吧。”
林晓妍摸了摸自己的眼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没事,我不困。好不容易把这个知识点搞懂了,我想再复习一遍,巩固一下。”
“不行,”顾宇轩的语气变得严肃了一些,“学习固然重要,但身体更重要。你已经连续熬夜好几天了,再这么熬下去,身体会垮掉的。知识点什么时候都可以学,但身体要是累坏了,就得不偿失了。”
他的话虽然有些严厉,却充满了关心和爱护。林晓妍知道他是为自己好,心里暖暖的,于是点了点头:“好吧,那我听你的,洗漱完就去睡觉。”
“这才乖,”顾宇轩的语气又柔和了下来,他看着屏幕里的林晓妍,眼神温柔得能滴出水来,“明天早上我早点过去陪你一起学,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我们可以当面讨论,这样效率更高。”
听到他要过来陪自己学习,林晓妍的心里一阵雀跃,脸上瞬间染上了一层淡淡的红晕。“真的吗?那太好了!”她兴奋地说,“有你在身边,我感觉学习都有动力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