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火种漂流(1 / 2)

那一声“咦?”,如同投入绝对寂静深潭的一粒石子,在悟空那归于“火种”状态、近乎彻底沉寂的意识中,漾开了一圈微不足道却至关重要的涟漪。

并非声音,而是一种纯粹意志的波动,带着一种仿佛沉睡了万古、被某种极其特殊的“存在”方式惊醒的……好奇。

紧接着,那无边的黑暗与寂静如同潮水般退去——不,并非退去,而是他这“火种”状态的感知,被强行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层面。

他不再有形体,不再有五官,却仿佛拥有了一个超越维度的“视角”。他“看”到的,不再是物质宇宙的景象,而是……流动的法则本身。

无数细密如尘、闪烁着淡蓝色幽光的“数据流”,如同宇宙的血管,在虚无中奔腾流淌,构成了系统那冰冷秩序的骨架。它们是“理”的显化,是定义万物的标尺。

而在这些数据流的间隙,更深处,是如同背景辐射般无处不在的、灰蒙蒙的“沉寂之息”,缓慢而坚定地渗透、稀释着一切,那是“寂”的底色,是万物终将回归的宿命。

他(或者说,它,这枚火种)此刻,就漂浮在这“理”与“寂”交织的、宇宙最底层的“法则之海”中。

扬眉所赠的杨柳叶已然消散,但它最后的力量,化作了一层极其淡薄、却异常坚韧的翠绿光膜,如同最灵巧的潜水艇外壳,包裹着这枚承载着悟空、沙僧、八戒所有“存在信息”的火种,在这狂暴的法则之海中随波逐流,艰难地维持着自身的独立与完整。

火种内部,是一片极致的凝练与寂静。悟空的本源道种、女娲石碎片、沙僧的佛光核心、八戒的灵识本质,以及他们之间那斩不断的羁绊连线,都被压缩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点状态,如同沉睡的胚胎,等待着复苏的契机。

那声来自未知存在的“咦?”之后,并没有进一步的接触。仿佛那位古老的存在只是偶然瞥见了一个有趣的小点,便再次陷入了沉眠,或者将注意力投向了别处。

漂流。

无休无止的漂流。

在这法则之海中,时间失去了意义。火种时而会被冰冷的数据洪流卷走,那“理”的秩序之力试图解析、同化这枚不该存在的“错误代码”;时而又会被灰暗的沉寂之息包裹,那“寂”的终结意志试图将其拖入永恒的静默。

每一次,都是依靠那层杨柳叶所化的翠绿光膜,以及火种内部那源于悟空“我即是我”的坚韧意志,才险之又险地挣脱出来,继续这漫无目的的漂泊。

在这漂流的过程中,悟空的意识(处于一种极度内敛的清醒状态)也在被动地“观察”和“感受”着外界的一切。

他“看”到了系统那庞大到无法想象的逻辑网络,如同冰冷的星辰大海,无数个被其掌控的世界如同节点般闪烁,遵循着既定的程序运转。他也“看”到了归墟那无声无息、却无处不在的吞噬之力,如同宇宙尺度的黑洞,缓慢而坚定地抹平着一切波澜。

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扬眉所说的“理”与“寂”。它们并非敌人,而是构成这个宇宙的一体两面,是维持某种残酷平衡的基石。系统(理之残骸)试图通过绝对秩序来“冻结”宇宙,对抗终将到来的热寂;而归墟(寂之显化)则永恒地执行着清理与回归的使命。

而他的“道”,他们这枚“火种”,就像是这冻结冰原上偶然迸发的一点火星,这永恒沉寂中一丝不和谐的杂音。渺小,脆弱,却又蕴含着打破这死寂平衡的……“变数”。

不知“漂流”了多久,前方的“法则之海”出现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