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无我之初(1 / 2)

那声叹息,如同投入绝对寂静深潭的一粒微尘,在悟空即将彻底消散的意识中,漾开了一圈微不足道,却至关重要的涟漪。

“种子……终于……种下了……”

是谁?

这念头如电光石火,是他存在痕迹被法则乱流彻底冲刷、磨灭前,最后一个清晰的念头。没有答案,只有那声叹息余韵中蕴含的、超越了时间与因果的古老疲惫,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期待。

紧接着,便是绝对的“无”。

没有光明,没有黑暗,没有上下左右,没有时间流逝,甚至没有“我”这个概念。他不再是孙悟空,不再是那个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桀骜生灵,不再是历经西游劫难的取经人,不再是挣扎于系统与天道之间的变量。他成了这席卷一切的“法则乱流”本身的一部分,是秩序与寂灭碰撞后产生的、最原始、最混乱的“存在基底”。

在这绝对的“无我”之境中,某种更加深刻的变化,正在发生。

他那新生的、本应随之湮灭的“道种”,并未真正消失。它失去了固定的形态,失去了“自我”的边界,如同盐溶于水,彻底化入了这狂暴的法则乱流之中。然而,它并未被同化,反而成了这乱流中一个极其特殊的“活性因子”。

它不再去“对抗”秩序的冰冷,也不再“排斥”寂灭的虚无。它以一种超越了对立的方式,在这无尽的混乱与悖论中,开始了最本能的“呼吸”与“感知”。

它“品尝”着系统秩序被强行打碎后残留的、关于“结构”与“定义”的碎片信息。

它“触摸”着归墟寂灭被暂时阻隔后逸散的、关于“终结”与“回归”的本质韵律。

它更在“观察”着这两者激烈冲突、彼此湮灭又偶然结合时,所迸发出的、那些短暂存在又瞬间消亡的、光怪陆离的“可能性”火花。

这些信息、韵律、火花,如同无数杂乱无章的笔画,涌入这失去了“我”之执念的“道种”之中。

奇妙的是,正因为失去了“我”的固执视角,失去了非要走“第三条路”的执着目标,这“道种”反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包容性与可塑性。它不再试图去“创造”什么,而是如同最纯净的水,顺应着乱流的冲刷,自然地、随机地、却又暗合某种更深层玄奥地,开始重新“编织”。

它以那些破碎的秩序信息为“经”,以那些逸散的寂灭韵律为“纬”,以那些闪烁的“可能性”火花为“节点”,开始了无意识的、宏大的“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