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姑娘,看来……我们需要好好谈谈了……”姜大臣的声音,如同冰渣子掉进滚烫的油锅里,滋啦滋啦的,听得沈清漪心里直犯嘀咕。
魏管家这厮,真是个猪队友,关键时刻掉链子!
她飞速运转大脑,电光火石之间,杜书生的名字闪现出来——成了!
“姜大人,且慢!”沈清漪故作镇定,声音清脆如玉珠落盘,“事关重大,我有一计,或可证明清白,也更能接近真相。”她故意顿了顿,吊足了姜大臣的胃口。
老狐狸姜大臣果然眯起了眼睛,浑浊的眼珠里闪烁着算计的光芒:“哦?愿闻其详。”
“我近日结识了一位饱读诗书的杜先生,此人对前朝典故颇有研究,或许能为我们解开遗诏之谜提供线索。”沈清漪胸有成竹地抛出诱饵。
姜大臣捻着胡须,半信半疑:“一个书生?能帮上什么忙?”
“姜大人,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沈清漪微微一笑,“何况,多一个人便多一份力,不是么?”
姜大臣沉吟片刻,最终还是被“遗诏”二字打动,勉强点了点头:“也罢,那就让他来试试。”
与此同时,林晚晴已经施展轻功,飞檐走壁,像一阵风似的窜了出去。
她可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飞燕”,这点小事,洒洒水啦!
不到半个时辰,林晚晴便提溜着一位儒雅的书生回到了姜府。
这位杜书生,身着青衫,气质儒雅,手里还拿着一把折扇,颇有几分魏晋风骨。
“杜先生,久仰大名。”沈清漪上前行礼,杜书生也回了一礼,眼神中透着智慧的光芒。
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简单交代后,杜书生沉思片刻,缓缓开口道:“我确实知晓一些关于先帝遗诏的历史典故,或许能从中找到一些线索证明沈姑娘的清白,也或许能为我们指引方向。”
他娓娓道来,讲述了前朝一位大臣也曾被人诬陷,最终靠着对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成功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还揪出了幕后黑手。
沈清漪听得聚精会神,心中暗自佩服:不愧是文化人,这故事讲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有了杜书生提供的思路,沈清漪茅塞顿开,如同被打通了任督二脉。
她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并指出魏管家极有可能被梁谋士收买,故意挑拨离间。
姜大臣听着沈清漪的分析,脸色渐渐缓和,心中对她的怀疑也逐渐消散。
毕竟,能想出如此周密计划的人,不太可能只是个为了私利的小丫头片子。
“姜大人,”沈清漪趁热打铁,“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找到遗诏,届时,所得利益,你我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