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这么办。”凌夜看向苏清雅,“苏部长,制定‘区域自治条例’,下个月开始试点;叶工,启动‘人才加速计划’,优先培养工程师和技术工人;龙武,加强基层官员的考核,将资源执行效率纳入政绩评估。”
调整:从“集权”到“共荣”
散会时,凯瑟琳叫住凌夜:“凌先生,能源部有个提议。”她推了推眼镜,“我们想在边缘区建立‘微型聚变电站’,用‘星钢’催化剂降低建造成本。但需要中央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
凌夜点头:“批准。但电站的所有权归边缘区政府,收益的30%上缴中央——这样既能调动地方积极性,又能保证核心区的能源安全。”
“还有个事。”凯瑟琳犹豫了一下,“我听说……林薇警官又在偷偷摸摸搞什么‘火焰军团’?”
凌夜挑眉:“她又招募了一批有火焰异能的年轻人?”
“不止是招募。”凯瑟琳压低声音,“她在城南的废弃工厂里建了训练场,用‘星钢’改造武器,还说要‘清理帝国的叛徒’。”
凌夜的笑容收敛了些:“告诉她,帝国不需要‘私刑者’。”他顿了顿,“但如果她愿意把‘火焰军团’纳入正规军编制,我可以给她一个‘特别行动队’的番号——前提是,她得听指挥。”
凯瑟琳点头:“我这就去转达。”
走出会议室,苏清雅望着凌夜的背影,轻声道:“你变了。”
“哦?”凌夜侧头。
“以前你总说‘帝国是我的’,现在你会说‘帝国是我们的’。”苏清雅笑了笑,“这很好。”
凌夜望着远处的天空,那里漂浮着“星枢”实验室的飞艇,正在测试新型的“星钢”太阳能板。“因为我明白了,”他说,“帝国的根基不是我一个人,是每一个为它奋斗的人。无论是龙武的军队,还是叶岚的实验室,或是边缘区的农民……他们才是帝国真正的支柱。”
苏清雅望着他的侧脸,心中泛起暖意。她想起五年前,凌夜站在废墟上,用“时空之心”的空间装下整座城市的希望;如今,他站在帝国的心脏,用更包容的胸怀,托起一个民族的复兴。
“对了,”苏清雅突然说,“秦医生让我转告你,‘净化之源’的第二阶段实验成功了——他们用‘星钢’催化剂合成了‘星环’的核心组件,成本降低了70%。”
凌夜的眼睛亮了起来:“告诉秦医生,准备去北极。我们需要把‘星环’装置部署在‘新神计划’的备用基地——是时候,让‘创世者’看看,人类的文明,永远不会被摧毁。”
夜幕降临,中枢大楼的灯光次第亮起。凌夜站在顶层的观景台上,望着远处正在建设的卫星城,轻声道:“五年计划的中期总结结束了,但帝国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他的指尖轻轻敲了敲“时空之心”吊坠——那里封存着过去的记忆,也承载着未来的希望。而更遥远的星空下,“星海计划”的探测器正在组装,深海基地的“深渊之眼”重新启动,帝国的每一次进步,都在向那个最终的答案,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