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帐内,将军周鸿文(原金陵城城主,现降为镇北军副帅)正对着地图发愁。“帝国的‘影卫’部队又推进了十里。”他对副官说,“我们的侦察兵根本靠近不了,那些‘瞬移’的怪物……”
副官递上一杯热茶:“将军,听说帝国的皇帝凌夜,前世是末世强者?他是不是……有什么特殊能力?”
周鸿文的手一抖,茶水溅在地图上。“别问了。”他压低声音,“帝国的事,不是我们能猜透的。现在最重要的是,稳住北境的民心——帝国的赋税比金陵城低三成,还免费提供疫苗,百姓早就盼着换天了。”
而在南方,“四海商盟”的总部里,会长林振邦正摩挲着一支镶金钢笔。“帝国的‘聚变之光’若能实现,我们的商队就能重返沿海。”他对秘书说,“准备一份厚礼,三天后亲自去东境拜访。”
深夜,凌夜站在帝国中枢的观景台,望着远处连绵的灯火。苏清雅端着热粥走过来,发梢还沾着夜露:“凌先生,教育部的报告说,第一所‘黎明小学’明天开学,报名人数超过三千。”
“好。”凌夜接过粥,喝了一口,“让苏部长亲自去剪彩,告诉孩子们,帝国需要他们。”
苏清雅笑了笑:“我已经让他们准备了课本——基础生存技能、末世历史、还有……《少年中国说》。”
“《少年中国说》?”凌夜挑眉。
“是我选的。”苏清雅解释,“孩子们需要知道,我们的祖辈曾创造过怎样的文明,而他们,将是新文明的缔造者。”
凌夜望着她眼底的温柔,心中微动。他想起前世,自己在废墟里捡到的一本破旧课本,扉页上写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或许,这就是传承的意义。
“对了,”苏清雅补充道,“人才选拔的第一批候选人名单出来了,共有两千人报名,其中三分之一是平民,四分之一是前军人,还有……”她顿了顿,“五名‘守夜人’组织的成员申请加入。”
“哦?”凌夜来了兴趣,“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有人说想‘为新时代贡献力量’,有人说‘厌倦了隐藏’。”苏清雅调出资料,“其中有个叫‘陈默’的,曾是‘诺亚’号的工程师,他说……‘我想亲眼看看,人类文明能不能重生’。”
凌夜沉默片刻,点头:“让他们参加考核。是龙是虫,总要见分晓。”
夜色渐深,观景台的灯光与帝国的万家灯火交相辉映。凌夜知道,大陆的风云才刚刚开始——但无论前方是暗流还是坦途,黎明帝国的旗帜,终将在这片废墟上,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