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再次被加热到1.2亿度。这一次,磁约束场的波动明显平缓了许多,约束时间达到了1.2秒!
“成功了!”凯瑟琳激动地喊道,“比上次多了0.4秒!”
叶岚调出数据:“液氦的消耗速度也降下来了,每次试验只需要三升。”
凌夜的嘴角扬起一抹笑意:“不错。但离实用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看向两人,“接下来,重点优化等离子体的密度——密度越高,能量输出越稳定。”
“明白!”
试验结束时,天色已晚。凯瑟琳收拾着实验器材,突然说:“凌先生,你知道吗?这次的突破,让我想起了末世前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
“嗯?”
“ITER的目标是实现可控核聚变的商业化,但我们用了五十年才走到这一步。”凯瑟琳的语气有些感慨,“而我们……只用了三个月。”
叶岚接口道:“因为我们有‘时空之心’。”她调出一段数据,“凌先生的空间加速功能,让我们的研发效率提升了二十倍。换作末世前,这样的成果至少需要十年。”
凌夜望着两人,轻声道:“科技的进步,从来不是靠时间,而是靠智慧和团结。”他顿了顿,“凯瑟琳,让后勤处准备一批高纯度星钢——下周,我们要进行第三次点火试验。”
“是!”
离开实验室时,叶岚突然说:“凌先生,有件事想请您帮忙。”
“说。”
“我想把‘聚变之光’的技术推广到整个黎明城。”她的眼中泛起兴奋的光芒,“如果每个据点都能有自己的聚变反应堆,我们的能源危机就能彻底解决。”
凌夜点了点头:“我会让苏主任安排。但记住,技术推广的前提是安全。在完善控制系统前,不允许私自建造反应堆。”
“明白!”
夜色中,实验室的灯光渐渐熄灭。但那团在反应堆中跃动的等离子体,却像一颗永不熄灭的火种,照亮了黎明城的未来。
凌夜站在指挥中心的全息投影前,望着“聚变之光”计划的进度条——从0%到15%,用了三个月;从15%到30%,或许只需要一个月。
“能源是文明的基石。”他低声自语,“有了聚变能,我们就能重建工厂,恢复交通,甚至……重启太空计划。”
他的目光扫过地图上的各个据点,最终停留在西境的方向。龙武正在那里开疆拓土,而东境的金陵城,也在等待着最终的决战。
“是时候,让黎明城的旗帜,飘扬在整个大陆了。”凌夜轻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