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 第539章 华夏修仙学院招生纪实(2):上海市五关考核启幕

第539章 华夏修仙学院招生纪实(2):上海市五关考核启幕(2 / 2)

陈默按指引在旁边的 “灵韵放松区” 练习操,又喝了一杯薄荷茶,1 小时后重测:体质强度提升至 1.55,经络通畅度达到 81%,五项指标全部达标。“没想到针对办公族的方法这么管用,以后上班也能练。” 陈默笑着说。

体质适配关采用 “动态检测 + 针对性提升” 模式,30 台仪器每小时可完成 2400 人,截至第二天深夜 10 点,4.2 万考生中,2.5 万人通过考核,通过率 59.5%—— 这个比例虽略低于河南,但考虑到上海都市人群的体质特点,已属理想,也印证了 “新增指标” 的必要性,避免因传统体质标准错失有潜力的都市考生。

第四关:心性测试关 —— 职场情景模拟,适配都市人群心性挑战

四楼 “心性测试区” 的 25 个灵韵情景舱,全部采用上海都市人群最常面临的职场与生活情景,摒弃了传统的农耕、工匠情景,更贴合他们的认知与经历:

职场情景:团队合作修炼灵韵功法时,你的方案与领导冲突,且你的方案更高效,是否坚持沟通?(测试沟通能力与原则性)

生活情景:通勤时发现有人灵韵紊乱,影响周围乘客,你是否愿意暂停赶路,帮忙平复?(测试责任心与应急意识)

国际化情景:与外籍同事合作修炼,对方的灵韵习惯与你不同,是否愿意包容并寻找融合方法?(测试包容度与协作能力)

陈默走进 12 号情景舱,职场情景浮现时,他想起自己上次在项目组的经历 —— 当时他的方案更优,通过数据化沟通说服了领导。这次他选择 “用灵韵模拟数据,直观展示方案优势,同时尊重领导的决策流程”,灵韵记录显示 “沟通能力:优秀,原则性:良好”。

生活情景中,他选择 “立刻上前帮忙”—— 上海地铁里常有灵韵应急志愿者,他也曾接受过别人的帮助;国际化情景里,他想起与皮埃尔的合作经历,选择 “先了解对方的灵韵习惯,再找到双方都适应的节奏”,最终心性评估为 “优秀”。

来自外企的 hR 李娜,在国际化情景中犹豫了 —— 她担心文化差异会导致冲突。情景舱外,苏晴恰好巡查至此,紫色仙元轻声引导:“包容不是妥协,而是在差异中找到共识。你可以把职场中的跨文化沟通经验,用到灵韵协作中。” 李娜茅塞顿开,调整选择后,评估改为 “合格”。

这种 “职场化情景 + 实时引导” 的模式,让心性测试更贴近上海考生的生活,25 个情景舱每小时可完成 2000 人考核。截至第三天下午 3 点,2.5 万考生中,1.5 万人通过考核,通过率 60%—— 既筛选出适合修仙的稳定心性,也考量了都市人群所需的沟通、包容等职场素养,为后续学院的团队修炼打下基础。

第五关:基础实操关 —— 高效演练,适配都市人群时间需求

五楼 “基础实操区” 是最后一关,上海的考核流程再次创新:将传统 10 分钟的演练时间压缩到 5 分钟,考核内容聚焦 “高效实用” 的基础功法 ——“快速吐纳诀”(适合碎片化时间修炼)、“应急灵韵引导术”(适合通勤、办公时突发情况),去掉了复杂的招式,更贴合都市人群 “追求高效” 的需求。

实操区划分 50 个演练场,每个场配备 1 名主考官(从上海灵韵应急队、修仙启蒙站选拔)和 1 名辅助考官,同时为 30 名考生考核。主考官是上海灵韵应急队的队长周明,他曾在地铁里多次处理灵韵紊乱事件,经验丰富。

陈默被分到 38 号演练场,周明的指令简洁明了:“1 分钟快速吐纳,2 分钟应急引导,2 分钟纠错调整,开始!”

陈默立刻进入状态:快速吐纳时,他采用办公室里常用的 “3 秒吸气、5 秒呼气” 节奏,灵韵在体内快速循环,体表泛着淡蓝色光泽;应急引导时,他模拟地铁里的场景,指尖快速凝聚灵韵,3 秒内形成稳定的光团,成功 “平复” 周明用仙元模拟的灵韵紊乱。

“吐纳高效,引导及时,综合评分 85 分,通过!” 周明在监测仪上记录,“你的功法很贴合都市场景,入学后可以重点发展‘灵韵应急’方向,上海很需要这类人才。”

陈默激动地握紧拳头 —— 他一直想加入灵韵应急队,没想到这次考核还能得到专业建议。旁边的程序员王磊,因快速吐纳时节奏混乱,第一次未通过。辅助考官递给他一张 “都市修炼时间表”:“你可以利用上下班地铁时间练习,每天 10 分钟,很快就能掌握节奏。” 王磊按建议调整,第二次顺利通过,评分 72 分,刚好卡在上海录取线以上。

苏晴作为总巡考官,重点关注外籍考生的实操情况。皮埃尔虽然灵韵引导速度稍慢,但动作标准,苏晴判定 “潜力达标”,将他纳入候选名单。“上海是国际化都市,修仙也需要多元人才,只要基础达标,我们愿意给外籍考生更多机会。” 苏晴说。

截至第三天晚上 8 点,上海五关考核全部结束。1.5 万名考生中,450 名考生通过考核,平均每 33 人竞争 1 个名额,与上海 “超大城市 + 名额直辖市第一” 的定位相符。这 450 人中,35% 是都市白领,20% 是科研人员,8% 是外籍常住者,年龄从 20 岁到 40 岁,覆盖上海 16 个区,真正体现了 “都市多元选拔” 的初衷。

苏晴站在会展中心顶楼,看着黄浦江两岸的灯光渐渐亮起,小林递过考核报告:“上海 450 名候选者信息已录入全国系统,与河南、广东等省份汇总后,将统一送往昆仑巅。其他直辖市如北京(420 人)、天津(300 人)、重庆(380 人)也已完成考核,直辖市总名额 1550 人全部产生。”

苏晴点头,目光望向陆家嘴的摩天大楼:“上海的考核证明,修仙不是只有传统的‘山野模式’,也能适配都市生活。这些候选者带着都市人群的高效、多元特质,入学后能为学院带来新的活力。接下来,就等昆仑巅的集中培养,让他们成为华夏全民修仙的‘都市种子’。”

夜色中的上海,灵韵与灯光交织,像一座璀璨的修仙都市。华夏修仙学院的招生故事,在这座直辖市写下了独特的一章,而这 450 名候选者,也将带着上海的都市基因,踏上前往昆仑巅的修仙之路,为华夏全民修仙大业,注入来自超大城市的新鲜力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