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 第387章 仙力干预试点——破障之法

第387章 仙力干预试点——破障之法(1 / 2)

叶尘团队在江州、临淮两市的街头定下试点计划时。

江州市建材市场的周明远刚接了个搬瓷砖的活,正弯腰绑着绳子,后背的汗湿痕迹在阳光下泛着白;临淮市的李娜坐在电脑前,刷新了三次接单平台,屏幕上依旧只有两个低价小单,她叹了口气,拿起桌边的水杯,杯底只剩一点凉透的水。

团队最终选定了三个试点区域:江州市的城西建材零工市场、临淮市的城东数字文创园,以及跨两市的“即时配送骑手片区”。

没有开动员会,没有挂试点牌子,九人依旧隐在人群里,用仙人的法子,从“稳收入、补保障、易维权、提技能”四个最疼的点入手,悄悄给凡人的日子“搭把手”。

一、城西建材零工市场:给“力气活”安个“稳当桩”

江州市城西建材市场,是周明远们每天蹲守的地方。

这里的零工多是搬运、装卸的体力活,“抢活”全靠嗓门大、手脚快,活多活少全看运气,今天有活明天没活是常态。

叶尘和吴莲负责这个试点,他们的法子很直接——用仙力编一张“活计网”,让力气活也能“有谱”。

1. “灵息招工牌”:让活计主动找过来

吴莲在市场入口的老槐树上,悄悄布了一道“水脉灵息阵”。

又用梧桐木做了二十块巴掌大的木牌,刻上淡淡的“引活仙纹”,分发给常来的零工。

这木牌看着普通,却能感知附近商户的用工需求——商户只要在心里盘算“今天要搬货”,木牌就会轻轻发热,同时显示出商户的位置、活计类型和大概工钱。

周明远拿到木牌的第一天,以为是市场发的普通牌子,随手揣在口袋里。

上午十点多,口袋里的木牌突然热了起来,他愣了愣,按木牌上的提示走到一家瓷砖店,老板正愁没人搬货,见他过来,笑着说“刚还想找人,你就来了”。

那天,周明远接了两单活,赚了360元,比平时多了近一半。

“这牌子邪门得很,像知道我想找活似的。”周明远把木牌擦得发亮,第二天一早就揣在怀里,“以前蹲半天没活,现在木牌一热,就有活干,踏实多了。”

不到半个月,市场里的零工都知道了“热乎牌”的好处,没拿到的都来问周明远“在哪领的”。

吴莲又补做了三十块,悄悄放在市场管理处的窗台上,说“给常来的师傅们用”。

慢慢的,市场里“抢活”的少了,零工们看木牌发热就去干活,商户也不用站在门口喊,活计对接得又快又稳。

数据没统计,但周明远的三轮车斗里,终于不再只剩半瓶矿泉水——他每天能赚300元左右,中午敢在路边摊点份炒面,加个鸡蛋。

2. “蓄力腰封”:让力气省着用

叶尘发现,零工们干体力活,多是“猛用力”,容易累,也容易受伤。

他用仙蚕丝混着棉布,做了十几条腰封,上面绣着“缓释仙纹”,能悄悄疏导身体里的疲惫,让力气用得更匀。

他把腰封送给周明远时,说“这腰封护腰,干活不累”。

周明远半信半疑地系上,那天搬完三车瓷砖,往常早该直不起腰,那天却只觉得微微发酸。

“这腰封是个好东西!”他第二天系着腰封去干活,遇到同村的老郑,老郑说“你今天搬货怎么不喘了”,周明远把腰封解下来让他试,老郑系上干了一单活,直呼“舒服,像有人在后面托着腰”。

后来,叶尘又做了些护腕、护膝,悄悄分给常受伤的零工。

市场里的零工们都说“最近干活不那么累了”,却没人知道,是仙力在悄悄帮他们省力气。

3. “应急钱袋”:给日子留个“缓冲垫”

零工们最怕的是“活没接上,钱花光了”。

叶尘在市场角落的小杂货铺里,放了一个旧钱袋,里面塞了些现金,钱袋上刻着“应急仙纹”——只有真遇到难处的零工,比如没活干、家里急用,伸手进去才能摸到钱,最多能拿200元,等赚了钱再还回来。

52岁的王秀兰,就是靠这个钱袋解了围。

她摔了腿休息了半个月,没收入,老伴的药快吃完了,正坐在市场门口哭,杂货铺老板说“角落有钱袋,你试试能不能拿点”。

王秀兰伸手进去,真摸出200元,买了药,又等腿好点,用木牌接了活,赚了钱就把200元还了回去。

“那钱袋像救星,知道我难,给我搭了把手。”王秀兰后来常去杂货铺帮忙扫地,说“得谢谢那袋子”。

钱袋里的钱,从来没少过——零工们拿了都会还,有时还会多放几块,说“给后面需要的人留着”。

二、城东数字文创园:给“技能活”开个“上升梯”

临淮市城东数字文创园,聚集着李娜这样的技能型灵活就业者——做设计、写文案、剪视频,靠本事吃饭,却愁“接单难、压价狠、没长进”。

柳若璃和郑蓉负责这里,她们的法子是“给技能加点‘仙助力’,让本事能变现,也能涨进”。

1. “灵感玉片”:让创意不卡壳

李娜做设计时,最怕“卡壳”——客户要的风格想不出来,对着电脑半天画不出一笔,订单拖久了还会被退单。

柳若璃用和田玉的边角料,做了些薄片,刻上“启智仙纹”,送给文创园里的技能者。

这玉片放在电脑旁,能悄悄引导思路,让卡壳的创意慢慢“顺”过来。

李娜拿到玉片的那天,正好在做一个产品包装设计,客户要“复古又现代”,她想了两天没头绪。

把玉片放在电脑旁后,盯着屏幕上的空白画布,突然想到“用老邮票的图案,配现代的色彩”,很快就画了出来,客户一看就说“这就是我想要的”。

“以前卡壳能愁哭,现在玉片一放,脑子就清楚了。”李娜把玉片串成项链戴在脖子上,“接的单越来越顺,客户也愿意介绍新活,这个月赚了7000多,比以前多了快一半。”

文创园里的文案小张,以前写稿子总被客户说“没新意”,戴上玉片后,写的文案总能戳中客户的点,上个月还接了个长期合作的单子,不用再天天抢散单。

“这玉片像个‘创意小助手’,帮我把脑子捋顺了。”小张说,现在园里的人都在找“能让灵感变顺的玉片”,柳若璃又悄悄放了些在文创园的茶水间,谁需要谁拿。

2. “比价铜镜”:让定价不亏心

技能型灵活就业者最头疼的是“压价”——客户总说“别人更便宜”,自己不知道行情,只能降价接单,赚的钱越来越少。

郑蓉找了面旧铜镜,刻上“市价仙纹”,放在文创园的公共休息区。

只要把订单需求说给铜镜听,铜镜就会显示出这个活计的市场均价,既不让技能者漫天要价,也不让他们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