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 第375章 仙力为引,民心为基的复制之路

第375章 仙力为引,民心为基的复制之路(2 / 2)

为了提高山货的品质,沈清薇还请来了农业专家,指导村民科学种植,并用“九州食安仙纹”监测土壤和水质,确保山货绿色无污染。“现在我们的山货贴上了‘绿色有机’的标签,在电商平台上很受欢迎,价格比之前高了三成。”李大山说,“上个月我们卖了5000斤苹果,顺带运出了1000斤垃圾,不仅赚了钱,村里的环境也变干净了。”

村民们的环保意识也慢慢提高了。之前有人觉得“山里有的是地方扔垃圾”,现在看到垃圾能换钱、山货能卖好价,都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和环境整治。“现在村里的路上再也看不到垃圾了,连田埂上都干干净净的。”李大爷说,“仙力帮我们打通了山路,沈清薇帮我们找到了销路,但真正让环境变好的,是我们自己知道了保护环境能赚钱,愿意去做。”

三、平原组(郑蓉、叶婉清、叶尘【轮值】):仙力治板结,农田变良田

华北王家庄是典型的平原农业村,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土壤板结、水体污染。村支书张建国说:“我们也想少用化肥,可不用产量就低;想治理土壤,又不知道怎么下手。”

1. 仙力改良土:微生物激活板结地

叶婉清带着“九州食安仙纹”的力量来到王家庄。她发现,土壤板结的核心是微生物数量不足,无法分解土壤中的有害物质。于是,她用仙力激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加速有害物质的分解,同时指导村民种植紫云英、三叶草等绿肥作物,改善土壤结构。

“仙力只能激活微生物,不能替代绿肥和合理耕作。”叶婉清说,“村民们需要自己播种绿肥、深耕土地,才能让土壤真正恢复肥力。”张建国组织村民们在农田里播种绿肥,虽然一开始有人担心影响粮食产量,但看到叶婉清用仙力改良后的试验田土壤变得松软,庄稼长得更壮,都纷纷效仿。

郑蓉则针对农药瓶、化肥袋等农业垃圾,借鉴皖南山村的“积分制”,推出了“农业垃圾回收计划”。村民们每交回一个农药瓶或一袋化肥袋,就能获得1分积分,积分可以兑换种子、化肥或生活用品。“我们还联系了县里的农资店,让他们回收这些农业垃圾,进行集中处理。”郑蓉说,“这样既解决了农业垃圾污染问题,又方便了村民。”

村民王大哥之前总把农药瓶随手扔在田埂上,现在每次用完农药,都会把瓶子收好,送到村里的回收点。“一个瓶子能换1分,攒10分就能换一包种子,很划算。”他说,“之前觉得扔个瓶子没什么,现在知道这些瓶子会污染土壤,还能换东西,就再也不乱扔了。”

2. 技术传“家底”:农民变身“土专家”

叶尘轮值到平原组后,重点推动“技术培训”。他用“杏林普惠仙纹”的力量,搭建了一个“远程技术指导平台”,邀请农业专家通过视频连线,为村民们讲解科学种植、病虫害防治等知识。“仙力让视频信号更稳定,即使在偏远的农村也能清晰收看。”叶尘说,“但真正掌握技术,还需要村民们自己学习、实践。”

村里的“土专家”王大叔成了技术培训的带头人。他每天组织村民们在村委会收看专家讲座,还在自家田里做试验,把学到的技术用到实际种植中。“之前我种玉米,一亩地最多收800斤,现在用了专家教的方法,加上仙力改良的土壤,一亩地能收1000斤,还少用了一半化肥。”王大叔说,“现在我也是‘土专家’了,经常有人来问我种植技巧。”

经过三个月的推广,王家庄的土壤板结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农田里的绿肥长得郁郁葱葱,农业垃圾回收率达到了80%。“现在我们的粮食不仅产量高,品质还好,收购价比之前高了两成。”张建国说,“仙力帮我们改良了土壤,郑蓉和叶婉清帮我们找到了回收农业垃圾的方法,但最关键的是,我们村民自己掌握了技术,知道了怎么科学种植、保护环境。”

四、推广成效:仙力为引,民心成势

三个月后,九人团队再次齐聚九忆居,看着“乡村环境治理推广图谱”上亮起的九个金色光点,脸上满是欣慰。图谱显示:

- 水乡周家村的河道水质从劣V类提升到了III类,游客数量比之前增加了50%,村民人均收入增长了20%;

- 豫西李家坳的垃圾清运成本降低了40%,堆肥站每月产生有机肥料2000公斤,带动果树产量增长15%;

- 华北王家庄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了10%,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了30%,粮食收购价提高了20%。

“推广的关键,不是仙力有多强,而是我们始终坚持‘村民为主、仙力为辅’。”叶尘说,“皖南山村的经验告诉我们,环境治理不能靠外力包办,要让村民成为主角,让他们看到保护环境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才会主动参与、长期坚持。”

柳若璃补充道:“不同的村庄有不同的特点,推广时不能生搬硬套。水乡要护好河,山区要打通路,平原要改良土,我们九人各展所长,用仙力解决当地的‘卡脖子’难题,但具体的实施和维护,还是要靠村民自己。只有这样,环境治理的成果才能长久保持。”

村支书们的反馈也印证了这一点。周明说:“现在村民们都把河道当成自己家的‘宝贝’,不用我们催,就主动清理维护;李大山说:“山货卖得好,垃圾运得出,村民们保护环境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张建国说:“科学种植既提高了产量,又保护了土壤,大家都尝到了甜头,再也不会盲目使用化肥农药了。”

夕阳西下,九人团队站在九忆居的山梁上,看着远处的村庄——水乡的河道清澈,山区的山路通畅,平原的农田肥沃,心里充满了感慨。他们知道,美丽乡村建设的推广之路还很长,但只要坚持“仙力为引、民心为基”,让村民成为环境治理的主角,就一定能让更多的乡村实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目标。

“接下来,我们要把这九个村庄的经验总结起来,形成不同类型村庄的环境治理‘模板’,让更多的村庄可以借鉴。”叶尘说,“但无论怎么推广,都要记住,仙力只是工具,民心才是根本。只有赢得民心,才能真正实现美丽乡村的长久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