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若雪严肃地说:“食品安全不能‘不小心’。我们已经把情况反馈给市场监管局,他们会按信用档案的规定处理。
另外,你们得立即下架所有过期食材,重新梳理库存,明天我们会再来检查。”
离开快餐门店,六人又去了一家连锁火锅店。这次没发现过期食材,但苏晴注意到,店里的火锅底料包装上没标成分表,只写着“秘制底料”。
“底料的成分得公示,不然顾客不知道里面有什么,万一有人过敏怎么办?”苏晴对店长说。店长表示“会向上级反映”,柳若雪则在临时公示牌上标注:“底料成分未公示,待整改”,并留下了监管局的联系方式,要求他们三天内整改完毕。
到了傍晚,六人共排查了四家连锁餐饮,其中两家存在过期食材问题,一家未公示底料成分,只有一家完全合规。柳若雪叹了口气:“连锁餐饮规模大、受众广,更得守住食安底线,明天我们得重点跟进这几家的整改。”
三、乡镇整改跟进:信用初显效,超市更规范
吴莲、苏晴、叶婉清三人在排查完连锁餐饮后,又去了昨天推广公示牌的李家庄镇。刚到镇上的小超市,就看到老板正在给货架贴“临期食品提示贴”——
这是他自己做的,上面写着食品名称和到期时间。“昨天挂了公示牌,又听说要建信用档案,我赶紧整理了库存,把临期的食品单独放,贴上提示,免得卖出去出问题。”老板笑着说。
他的公示牌是绿色的,电子屏上显示“信用等级b级(待提升)”。“等我连续一个月亮绿,就能评A级了吧?”老板问。叶婉清点头:“对,A级商户不仅能在县里的公示栏上榜,还能优先申请政府的创业补贴。”老板更有干劲了:“那我可得好好干,争取评上A级!”
旁边的另一家小超市,昨天还是红灯,今天已经变绿了。老板说:“昨天你们走后,我连夜下架了过期食品,清理了货架,今天一早灯就变绿了。现在镇上的人都看牌子买菜,红灯没人来,绿灯光顾的人多,谁还敢不整改?”
三人又去了附近的王家庄村,给村里的小卖部也挂上了公示牌。虽然一开始有商户不理解,但看到李家庄镇的例子,也都愿意尝试。到了晚上,王家庄村的五家小卖部全部挂上了公示牌,其中三家当场整改亮绿,另外两家也承诺第二天整改。
吴莲看着村里热闹的小卖部,笑着说:“信用档案的威力真大,不仅能约束商户,还能让他们主动合规,这样下去,乡镇的食安环境肯定会越来越好。”
四、双管齐下,食安闭环渐成
当天晚上,九人回到九忆居,各自汇报着当天的成果:县市场监管局同意推行信用档案,下周试点;四家连锁餐饮有三家待整改;李家庄镇的小超市整改成效显着,王家庄村的公示牌推广顺利。
石桌上的凡尘镜亮了起来,映出各地的画面:
县市场监管局的会议室里,工作人员正在研究信用档案的试点方案;
连锁快餐门店的员工正在清理库存,下架过期食材;
李家庄镇的小超市里,老板正在给临期食品贴提示贴,顾客们放心地挑选商品。
仙力指南的虚影缓缓展开,系统的声音带着欣慰:
【“信用档案+食安警示”双重监管机制初步建立!连锁餐饮、乡镇商超的食安问题得到关注与整改,“仙力监督+部门监管+群众监督”的闭环正在形成。需继续跟进连锁餐饮的整改情况,推动信用档案在全县铺开,让食安之风真正吹遍乡县的每一个角落。】
叶尘拿起仙力指南,在上面写下“制度为基,仙力为翼,共筑食安防线”。他看着众人说:“明天我们兵分两路,一路跟进连锁餐饮的整改,一路去其他乡镇推广公示牌和信用档案,争取月底前让全县的食品经营户都纳入监管范围。”
九忆居的灯光下,九人围坐在一起,整理着当天的记录,规划着下一步的推广计划。这一次,他们用“仙力警示”发现问题,用“信用档案”约束行为,用“部门监管”托底保障,让食品安全从“被动整改”变成“主动合规”——这,才是守护舌尖安全的长久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