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后,客机成了各国百姓的“寻常交通工具”——冰封国的小李,以前换防回家要骑马走半个月,现在坐客机两个时辰就到登州,进门时妻子刚把饺子煮好;墨洲的扎西,女儿在中原学医,以前一年只能见一次,现在每月坐客机回来一趟,还能给部落的人带中原的新药;三疆矿区的老张,刑期满后想回中原老家,坐客机当天就到了村口,老母亲握着他的手,哭着说:“以为你要走半年,没想到早上走,中午就回来了!”
客机还带火了“万国游”——中原的百姓坐着客机去墨洲看雨林,去冰封国看极光,去蓝海国看海岛;各国的百姓来中原看登州的空港,看中枢的议事厅,看电视台的演播室。阿木的妻子第一次来中原,坐在客机上对着窗外说:“以前听人说中原很大,现在才知道,天下同更大,坐飞机能把所有地方都看完!”
四、元启四十六年冬:战机巡航护万疆,战力协同效率升
元启四十六年冬,蓝海国的海面上,几架战机低空掠过——机翼下的护航炮对准海盗船,发出“砰砰”的声响,海盗们吓得扔下武器,跪在甲板上投降。这是战机第一次参与“万国护航”——以前靠护航舰巡逻,海盗躲在小岛间的狭水道里,军舰进不去,现在战机从蓝海空港起飞,半个时辰就能覆盖整片海域,海盗再也没地方藏。
“战机就是天上的哨兵,比军舰快,比骑兵灵!”战机队长赵烈对着传讯器汇报,“刚才解决了三艘海盗船,缴获了五十石香料,已交给蓝海国的商队。以后我们每天巡逻两趟,保证商路安全。”中枢的二哥收到消息,对着议事厅的官员们说:“以前各国守着自己的地盘,海盗来了互相推脱,现在战机从空港起飞,能随时支援任何地方,天下同的战力,终于连在一起了!”
战机还成了“应急救援队”——雪域国发生雪灾时,战机从高原空港起飞,带着粮食和药品,降落在被雪封住的牧场;三疆矿区发生矿难时,战机吊着蒸汽起重机,半小时就到矿道入口;原油国的油田着火时,战机带着灭火弹,从火油湾空港起飞,很快就把火扑灭。
秦越在空港旁建了“战机训练基地”,各国派来的士兵在这里学开战机、学用护航炮。雪域国的士兵卓玛,第一次开战机上天时,紧张得手心冒汗,赵烈在旁边指导:“别怕,看着仪表盘,跟着航线走,天下同的天空,都是我们的跑道。”卓玛慢慢放松下来,看着地面的牧场连成一片,笑着说:“以后我要开着战机,守护雪域的每一寸土地!”
五、元启四十七年春:空港连疆成一体,天下同途入新篇
元启四十七年春分,登州空港的广场上,举行了“万国空港通航一周年”庆典——各国的代表站在台上,手里拿着空港的模型,拼成一张完整的天下同地图。秦越站在台上,对着众人说:“现在天下同已有五十座空港,货机每月运输物资万吨,客机每月运送人员十万人次,战机每天巡逻万里,空港不仅连起了路,更连起了人心!”
叶尘看着台下各国百姓的笑脸,接过话筒说:“以前天下同靠商路连,靠文化连,现在靠空港连,靠铁鸟连——货机运的是物资,更是信任;客机载的是人员,更是情谊;战机护的是疆土,更是安宁。这就是天下同的样子:没有阻隔,没有隔阂,大家一起过日子,一起守家园。”
庆典结束后,叶尘和秦越站在空港的跑道旁,看着一架客机起飞,一架货机降落,一架战机巡航——天上的铁鸟来来往往,地面的空港忙忙碌碌,远处的传讯塔闪着灯光,把空港的消息传到天下同的每一个角落。
“下一步,我们要造更大的货机,能装二十吨物资;造更快的客机,三个时辰能绕天下同一圈;造更灵的战机,能在雪山、沙漠、海岛任何地方起降。”秦越指着远处的设计院说,“还要在每个空港建‘电讯塔’,让飞机在天上也能打电话,让天下同的天空,和地面一样通畅。”
叶尘点头,望着天上的铁鸟,心里清楚:空港和铁鸟,不是天下同的“终点”,是“新起点”——以前靠船、靠马、靠电话线,现在靠飞机、靠空港、靠天上的路,天下同的人走得更近,心贴得更紧,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大家都能一起扛,一起解决。
夕阳西下时,最后一架客机降落在登州空港,乘客们笑着走下来,有的带着墨洲的水果,有的带着冰封国的皮毛,有的带着雪域国的奶干——这些来自万国的东西,因为空港和铁鸟,成了中原百姓餐桌上的寻常食物;这些来自万国的人,因为空港和铁鸟,成了中原街头的寻常面孔。
天下同的路,从地面延伸到天上;天下同的心,因为铁鸟的翅膀,连得更紧——这便是元启四十七年的天下同,铁鸟巡天,空港连疆,人人有饭吃,人人能远行,人人被守护,这便是最温暖的“同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