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辰时农务定标准,陈禾推策解产销
九月初五辰时,陈禾坐在“全国民生统筹队”的农务办公室里,面前的系统界面铺开全国稻田数据——江南早稻丰收却愁销路,北方晚麦待播缺良种,两地难题正通过系统实时汇总。
“先建‘全国农产产销对接库’!”陈禾对着系统下达指令,界面立刻弹出方案:【将江南余粮按系统标注的“运输成本最优路线”,调往北方缺粮县域;北方晚麦良种由系统筛选“耐寒高产种”,优先调配给去年减产的十州府,种子费用由国库补贴三成】。
他随即联系江南、北方的农务官,通过系统共享“余粮清单”与“缺种明细”:“江南的粮商按系统推送的‘保底价’售粮,避免低价倾销;北方农户凭系统登记的‘耕地面积’领种,杜绝多领浪费。”刚布置完,系统就弹出进度提示:【首日已对接余粮五千石,调配良种两千斤,预计十日完成全国产销平衡】。
陈禾看着界面上流动的数据,想起清溪村的稻田——如今他要做的,是让全中原的农户都能像家乡人一样,种得好、卖得出,系统的农务网,正从县域织向全国。
二、午时工业推技术,林石授艺惠工坊
午时的登州农具工坊,林石带着系统打印的“蒸汽机简化图纸”,给全国二十州府的工坊主开线上课——屏幕里,各地工坊主围着自家的老机器,满脸期待。
“大伙看,这是系统改良的‘小型蒸汽机’,比老机子省煤四成,还能带动水车、织布机!”林石指着图纸上的核心部件,“系统已在各州府设了‘技术推广点’,你们扫码就能领零件样板,还有工匠上门教学,学费由统筹队承担!”
登州工坊的赵铁山率先响应:“俺们工坊先试装!”他按系统提示的“安装步骤”,半小时就拆了老机器的气缸,林石通过系统“实时指导”:“气缸和活塞的间隙要留三分,按系统标红的刻度装!”装完一试,机器转得比以前快,煤炉里的火苗也小了不少——屏幕里的工坊主们纷纷举手,申请尽快领图纸。
系统实时统计:【已有十五州府工坊申请技术改造,预计下月可新增改良蒸汽机百台,带动农具产量提升五成】。林石摸着身边的机器,知道中原的工业,正借着系统的技术网,一步步往前赶。
三、未时医疗建网络,苏瑾传方守安康
未时的苏州府县医馆,苏瑾对着系统的“基层医疗地图”,标注着全国缺医的村落——漠北的三个部落、西南的五个山村,都在“紧急支援”名单上。
“先给每个缺医点派‘流动医箱’!”苏瑾对着系统下单,医箱里装着系统筛选的“常见病药材”,还有“急救指南”“防疫手册”,甚至有简易的“虚拟问诊”设备——农户扫码就能联系州府医官。
她还通过系统给全国的“卫生员”开培训课:“疟疾高发季要到了,大伙按系统给的‘青蒿种植法’,在村里种上几亩,既能入药,又能驱蚊!”漠北部落的卫生员帖木儿的媳妇,通过系统举手:“俺们部落种的青蒿长出来了,系统说能采叶子熬汤了!”苏瑾笑着点头:“按系统的‘采收时间’来,别太早也别太晚,药效才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