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辰时漠北见部落,风烈土寒显难题
八月初一辰时,第一支援小队的马车终于抵达漠北部落——刚掀开车帘,刺骨的寒风就裹着沙砾扑来,远处的草原枯黄一片,几顶破旧的毡房零散分布,部落首领巴图带着族人迎上来,脸上满是期待,也藏着难色。
“中原的贵客,俺们的麦子刚种下去就旱了,牛也病了好几头,实在没办法了!”巴图说着,指了指不远处的田地——干裂的土缝里,刚冒芽的麦苗蔫得贴在地上,几头病牛趴在毡房前,连抬头的力气都没有。
陈禾蹲下身,指尖戳了戳硬邦邦的土地,子系统立刻弹出数据:【漠北当前土壤含水率8%,远低于作物生长需求;检测到病牛症状为“风寒引发的肠胃紊乱”,部落无基础农具与药材储备】。他抬头对巴图道:“别怕,俺们带了麦种、农具图纸,还有治病的法子,按系统的方案来,很快就能好!”
二、午时田间定方案,陈禾调种解旱忧
午时的日头勉强驱散些寒意,陈禾带着部落农户来到田地,打开子系统的“漠北农务适配方案”:“大伙先按系统标红的路线,挖一尺深的灌溉沟,把有限的河水引到田里;俺已通过系统向邻近的中原县域申请了‘耐寒麦种补苗’,三天就能送到,补种时要比第一次深播一寸,这样能扎进湿土里。”
有农户担心:“挖沟要好多人,俺们部落壮丁少,咋来得及?”陈禾笑着点开系统“互助调度”:“系统已联系了附近两个小部落,他们愿意来帮忙,县衙会按系统标准给他们补粮食,大伙放心干!”
说着,他拿起锄头示范挖沟的角度:“沟要斜着挖,这样水流得慢,能多渗进土里。”部落农户跟着学,陈禾则在系统上实时记录地块墒情,哪里含水率低,就重点标注,让农户优先引水。忙到傍晚,灌溉沟挖好了,引着河水缓缓流进田里,蔫掉的麦苗渐渐挺了些腰杆——子系统提示:【首次灌溉完成,土壤含水率提升至15%,暂解旱情危机】。
三、未时毡房治牛病,苏瑾配药救牲畜
未时,苏瑾带着药箱来到病牛旁,巴图和几个牧民围着她,眼里满是紧张——这些牛是部落的命根子,要是救不活,冬天就没力气拉车运粮了。
苏瑾先按系统教的“牲畜诊脉法”,摸了摸病牛的耳后动脉,又查看牛的粪便,子系统很快匹配出病因:【风寒导致消化不良,需用“生姜+艾草+甘草”熬水灌服,每日两次,连服三天】。
“大伙帮俺找些生姜和艾草,俺来熬药!”苏瑾说着,从药箱里拿出甘草,在毡房外架起铁锅。牧民们很快找来草药,苏瑾按系统给的剂量配比:生姜五钱、艾草三钱、甘草二钱,加水熬煮半个时辰,等药汤温凉后,和着麦麸喂给病牛。
“系统说,喂药后要给牛搭个草棚挡风,别让它们再受冻。”苏瑾指着远处的空地,“俺画了草棚的简易图纸,大伙按着搭,系统标了尺寸,够十头牛住。”牧民们立刻动手,苏瑾则在系统上记录每头牛的服药时间,方便后续跟踪病情——当天晚上,就有两头病牛能站起来吃草了。
四、申时工坊起炉灶,林石授艺造农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