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王虎传回消息:工人看了3d教程,再跟着技术工匠学,半天就会装道钉了;张福全的砖块按供需表送,既没积压,也没耽误基建——居民楼工地用上了多余的砖,盖楼速度都快了一倍。
四、申时钱庄遇冷,系统激活消费力
申时的奏报,轮到户部尚书张谦发愁:“陛下,钱庄开业俩月了,百姓倒是存钱了,可都舍不得花;商户贷款大多用来开店铺,没带动日常消费,商业街的生意除了餐饮,其他店都一般;还有农户想贷款盖居民楼,可不知道咋申请,光来问的就有几百人。”
叶尘刚点头,系统就提示:【触发“金融促消费不足预警”,已推送小额消费贷方案、农户贷款指引,联动商业街打折。】
界面上的“小额消费贷”很贴心:百姓买冬衣、孩子买文具、盖居民楼,都能贷50-200两,年息才2分,比以前的私贷低多了;农户贷款指引更简单,系统做了张图,写着“带身份证、户口本去钱庄,填3张表,1小时就批”;还标注着,用消费贷在商业街购物,能享9折优惠——女装店的旗袍、琉璃店的摆件、玩具店的木积木,都能打折。
“张尚书,你把消费贷的规矩贴在钱庄门口,再让职员给农户讲指引;商业街的商户,按系统说的搞打折,用消费贷付款就优惠。”叶尘道,“系统说了,这样既能让百姓敢花钱,又能帮商户多卖货,钱才能转起来。”
张谦当天就办了——百姓听说贷款能盖楼、买冬衣,利息还低,纷纷来申请;农户拿着户口本去钱庄,真的1小时就批了贷款;商业街的玩具店,用消费贷买积木的孩子多了,单日销量翻了三倍;女装店的暖冬旗袍,打折后卖得火爆,店主还多雇了2个裁缝。
五、酉时三月攻坚报,系统规划下一步
十一月三十日酉时,紫宸殿的界面上,系统生成了“新政三月攻坚报告”:
- 基建领域:北方县域虽冷,却没停工,40%的村落通了水泥路,20%的县域铁路铺了一半;江南的居民楼盖得更快,已有10个县域的百姓搬进去住了——冬天不用再烧茅草取暖,楼里又暖和又干净。
- 商业领域:80%的县域商业街都盈利了!江南的火锅店、北方的转型烧烤店,每月赚的钱比以前多两倍;商业街的冬衣、玩具、琉璃用品,因为消费贷和打折,销量涨了三成;4000万待就业人群,又有500万人找到了活干——有的当店员,有的去蔬菜大棚种菜,有的在居民楼工地干活。
- 工业领域:所有工厂都满负荷生产!防冻水泥、保温琉璃碗、居民楼用的砖,都供得上;工人工资涨了,技术好的工匠每月能拿5两,比以前做零工强太多;登州基地支援的技术工匠,还教会了北方工人装道钉、修模具。
- 金融领域:钱庄的存款超了800万两,消费贷放出去300万两;商税每月能收100万两,比以前多了一倍;农户贷款盖楼的有2000多户,明年春天就能搬新家。
界面最后,跳出了系统的“半年后规划预警”:【半年后高等学府需开设工科专业,培养水泥配方师、铁路工程师;需建全国农产品流通平台,让江南的米、北方的面能快速运到各地;医馆需储备更多冬季药材,应对感冒高发期。】
叶尘看着报告,又望向殿外——北方的雪地里,基建工人在棚子里预制水泥板;江南的商业街,灯笼亮着,客人进进出出;钱庄门口,百姓排着队存钱、贷款;居民楼里,孩子在灯下写作业,母亲在做饭,笑声传得很远。
“李德全,传朕旨意,明日早朝,让各州府主官按系统的规划,筹备高等学府的工科专业、农产品流通平台和医馆药材储备。”叶尘转身往长乐宫走,心里想着,苏瑶要是知道这些事,定会笑着说“百姓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晚风裹着雪花,落在紫宸殿的屋檐上,却没挡住殿内的暖意——有系统的联动支撑,有所有人的努力,中原的新政,正一步步从蓝图变成百姓的好日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