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尘笑着点头:“父亲和兄长带了好头。集资不是‘捐钱买名’,是帮百姓建‘能住十年、二十年’的学堂——今日你们帮中原百姓预留校址,来日百姓的孩子在学堂里成才,商路通了、产业兴了,你们的工坊、生意,自然也会更好,中原的根基也会更稳。”
五、第四策:医病分级免负担,百姓安康无后忧
“百姓最怕两桩事:一是孩子没钱读书,二是自己没钱治病。”叶尘拿起第四份新政稿,声音里带着共情,“第四策,五年内实现百姓基础病全免费,重大疾病按六成免费——基础病包括风寒、咳嗽、腹泻、跌打损伤等常见症;重大疾病如肺痨、恶疮、中风、难产等,朝廷担六成费用,余下四成可自筹,实在贫困者,通过系统申请救济,要让中原的百姓都能看得起病。”
太医院院判连忙上前:“陛下,药材、医馆如何筹备?中原地域广阔,恐难在五年内覆盖所有县域……”
“系统已有明细。”叶尘指了指界面,“每个县域建10所医馆,就建在学堂附近——乡、镇商道旁的学堂边,再添一所医馆,既方便学子看病,也方便周边百姓;州府建5所大型医馆,均由朝廷拨款筹建;药材从太医院统购,按成本价调配,严禁医馆加价;医生从太医院选派、地方名医招募,系统考核医术医德,不合格者一律不用,绝不让庸医耽误中原百姓。”
他看向县域官员:“医馆需配‘病历系统’,患者病情实时记录,避免误诊漏诊;每月需通过系统上报接诊数、药材消耗,若有药材短缺,可直接申请调拨。朕不要‘纸上医馆’,要每个中原百姓生病时,走几步就能到医馆,不用为诊费、药费发愁——只有百姓身子健了,才能安心种地、生孩子,学堂的预留名额,才不会空着,中原才能人丁兴旺。”
一名来自凉地的县域官员眼眶微红:“陛下,去年凉地大旱,有农户因风寒没钱治,拖成了肺痨……有了此策,再也不会有这样的事了,往后中原百姓日子好了,定会多生孩子,学堂的十倍容量,怕是还不够用。”
叶尘笑了笑:“不够用更好,说明中原百姓日子真的安稳了。今日散朝后,县域官员立刻对接医馆选址,就挨着学堂建,缺银钱、缺工匠,随时向州府、朝堂申请,不得拖延,要让中原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有医馆守护百姓。”
六、第五策:退役战士有保障,为国效力无牵挂
“最后一策,给为中原流血的战士。”叶尘拿起第五份新政稿,语气郑重得让所有人屏息,“即日起,所有战士退役后,每月享受五两基本生活费;州县需优先录用至衙署、巡检司、学堂等岗位,并安排岗前培训——教文书、教巡检流程、教基础算术,确保他们能胜任新岗位;若自主择业,按服役时间给补偿:满三年补五十两,满五年补百两,满十年补两百两,且可免税经商三年。”
兵部尚书躬身道:“陛下,现有退役战士约五千人,每月生活费需两万五千两,加上补偿款,年度需银约四十万两……”
“从国库划拨,无需省俭。”叶尘打断他,“战士们在前线扛刀枪、守中原疆土,不能让他们退役后衣食无着。系统会建‘退役战士档案’,记录服役时间、功绩,州县录用时,优先选功绩卓着者——比如让上过战场的战士去学堂当安保,既懂纪律,也能保护中原的学子;若退役后遇不公,可通过系统直接向兵部申诉,朕亲自督查。”
秦风上前一步,声音带着激动:“臣麾下有不少战士服役满五年,退役后只能靠打零工糊口,有了此策,他们终于能有稳定生计,能给家里添件新衣裳,往后也能多生孩子,送孩子去学堂读书,为中原添丁进口。”
“不止如此。”叶尘补充道,“退役战士若愿入高等学府学医、学工,可免试入学,学费全免;若愿意重归军营,也可优先录用为教头——朕要让所有战士知道,为中原效力,永远不会被亏待;更要让天下人知道,守家卫国的人,日子定不会差,中原定不会负他们。”
七、午时新政传天下,市井田间皆欢腾
午时的钟声响起时,五道新政已誊抄数十份,由内侍快马送往各州府、县域,传遍中原大地。紫宸殿外的告示栏前,早已围满了百姓,识字的书生被推到前排,高声念着新政内容。
“田税减半!五年后全免!”书生的声音刚落,人群瞬间爆发出欢呼——老农们攥着锄头互相道喜,盘算着今年余粮能多卖多少银钱,“往后日子好了,多生两个娃,送他们去学堂读书,走几步就到,咱中原的孩子,也能有书读了!”
当念到“学堂建在商道旁,离家不足十里,还预留十倍名额”时,妇人抱着孩子,眼泪掉了下来:“俺娃七岁了,以前没钱读书,现在不仅免费,走路半个时辰就能到学堂,往后再生两个,也能一起去,咱中原的娃娃,再也不用当睁眼瞎了!”
市集里的商户们听到“商税刚需品只收一成”,也松了口气——以往三成税率压得人喘不过气,如今一成税率,加上中原百姓消费力提升、孩子多了需要的笔墨纸张也多,往后的生意肯定越来越好。
城西的退役战士李虎,听到“每月五两生活费,优先去学堂当安保”的消息,激动得攥紧了拳头——他服役五年,去年退役后靠帮人挑水糊口,现在终于能去学堂当差,既能赚钱养家,还能看着中原的孩子们读书,往后也能多生两个娃,送他们进学堂,为中原出力。
与此同时,各州府、县域的官员已通过系统忙开了:张谦安排户部吏员核算田税减免明细,确保中原百姓都能享受到实惠;陈谨组织人勘察安西府乡道旁的学堂选址,预留空地已圈出;凉地的县域官员对接医馆药材调拨,让中原的偏远地区也能及时拿到药材;退役战士的岗前培训计划也已在系统内初步拟定,半数安排去学堂当安保,守护中原的学子;学堂的十倍容量空地规划图,也同步传到了每个县域主官的界面里,为中原的未来铺路。
叶尘站在紫宸殿的台阶上,看着远处喧闹的市井,听着中原百姓们的笑声,脑海里的系统提示响起:【系统提示:新政颁布,民心指数大幅上升;粮产预估、商税测算、学堂预留规划、民生设施筹备进度已同步至总界面,中原的发展根基已筑牢。】
他转头对张谦说:“国库十五亿两虽足,但每一笔拨款都要通过系统登记,尤其是学堂的预留空地、储备桌椅,要专款专用——今日预留的是校址,来日养的是中原的后人,是中原的未来。”
张谦躬身应道:“臣已安排专人负责,每一笔支出都有明细,陛下随时可查,定不辜负中原百姓的期望。”
夕阳西下时,御案上的新政进度表已填了大半:燕赵州的乡道学堂选址确定,预留空地已圈出,等着日后扩建;安西府的集资款已到账五十万两,先给高等学府建实训工坊,让中原的学子能早日实操;退役战士的岗位录用名单初步拟定,半数安排去学堂当安保,守护中原的下一代;粮种改良的种子已发往各县,明年就能迎来高产,让中原的百姓再也不愁吃穿。
叶尘拿起笔,在进度表末尾写下:“留地为育后,减税为安民,强军为守土——五年之约,从今日起,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干,等中原百姓的孩子挤满学堂,等中原的家家户户都能安居乐业,便是中原真的兴旺了。”
晚风掠过殿宇,带着市井的欢笑声,带着田埂的麦香,也带着学堂筹建的锤声。叶尘知道,这五道新政只是开始,但只要守住“让中原百姓过好日子、让中原的孩子有书读”的初心,中原的山河,定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兴旺。
(本章完)